跨境卡车因疫情被堵,香港蔬菜价格涨超100% 守“沪”百余所学校餐桌,松江这个蔬菜基地采收正忙
跨境卡车因疫情被堵,香港蔬菜价格涨超100% 守“沪”百余所学校餐桌,松江这个蔬菜基地采收正忙,
跨境卡车因疫情被堵,香港蔬菜价格涨超100%
香港《南华早报》今日(2月7日)消息,在2名货运卡车司机新冠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后,一些运送蔬菜的卡车司机因防疫需要被困在深圳。受消息影响,上周末香港蔬菜价格短暂上涨,多地超市蔬菜售罄,更有摊位蔬菜价格涨幅超过100%。
据悉,香港大部分食物供应来自内地,其中包括全市92%的蔬菜供应。香港货柜运输业职工总会主席陈迪手表示,上周末香港蔬菜供应与平时基本相同,市场上的价格上涨,或许是一些商贩在利用所谓短缺消息抬价牟利。
《南华早报》报道截图
报道称,在铜锣湾某摊点,往日售价14港元(约11.4元人民币)的600克上海青,上周末售价24港元(约19.5元人民币)。大角咀某摊位西蓝花每斤售价38港元(约30.9元人民币),是平时的两倍多。
香港一位雷姓菜贩表示,不少顾客抱怨蔬菜价格很贵,并减少了购买量。雷某称,因为蔬菜供给无法进入香港,零售商们也无能为力。此外,在铜锣湾等地的超市中,晚间货柜上的蔬菜也已经被抢购一空。
据《南华早报》报道,一名货柜运输业职工总会成员周日(6日)表示,有消息称,两名同事在核酸检测呈阳性后,数十名运送蔬菜的跨境卡车司机被困在深圳。特区政府同日下午的通告也提到,出于防疫需要,“部分司机”需要留在隔离酒店。
货柜运输业职工总会表示,因为一名香港跨境卡车司机在进入深圳时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周五(4日)下午,位于深圳一侧的文锦渡口岸,临时停止接驳。货柜运输业职工总会主席陈迪手表示,口岸短暂关闭了数小时,以进行防疫和调查工作。
陈迪手透露,周六(5日)另一位香港跨境卡车司机在酒店被检测出新冠核酸呈阳性,检疫防疫措施随即再次收紧。据说约有100辆运送蔬菜的卡车滞留在边境等待消毒,造成新一轮积压。“周六晚上口岸通关恢复,但清理积压需要时间,一些卡车无法及时过境。”
深圳文锦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工作人员 新华网2017年图片
香港全市92%的蔬菜和大部分食物供应来自内地,陈迪手表示,或有零售商利用消息牟利,但“据工会了解,供应与往常大抵相同。”
据特区政府6日通告,事发后,内地第一时间考虑到蔬菜等食品供给的重要性,作出弹性安排,协调业界调度其他司机将蔬菜运送至香港,仅周日上午就有20辆卡车过境。周日香港蔬菜整体供应情况稳定,跨境冰鲜猪肉和鸡蛋等食品供应如常。
综合《大公报》6日消息,不少香港跨境司机,因为其香港居住地受疫情影响,被暂停入境豁免资格。一旦被暂停资格,就有14至21天无法入境深圳运货,数量多达数百人。陈迪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香港跨境货车司机行业从业人数已由1.3万下跌至不足7000人,希望香港特区政府能尽快控制疫情,善用背靠祖国的优势,让市民恢复正常生活。
发布于:北京
守“沪”百余所学校餐桌,松江这个蔬菜基地采收正忙
转自:上观新闻
随着开学季的到来,蔬菜消费需求旺盛,松江的蔬菜基地采收忙。9月3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小昆山镇的港茸蔬菜基地,只见大棚里的时令蔬菜绿意盎然、长势喜人,工作人员们正忙着采收。该蔬菜基地全年供应五十多个蔬菜品种,为上海市内百余所中小学食堂供应蔬菜,守护着师生们的餐桌。
据悉,该基地以生产绿叶菜为主,现在每天供应给学校净菜约重4吨。面对今年的高温,基地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我们每种一批蔬菜都要拉一层防晒网,避免蔬菜受到伤害。在采收完成后,工作人员会先将蔬菜放进冷库,然后再进行分装和配送,确保食材的新鲜度与营养安全。”港茸蔬菜基地负责人王师傅介绍。
此外,市区两级的农委执法大队、市场监管等部门也会不定时地上门抽查基地的蔬菜品质是否达到规定生产标准。后续,蔬菜基地还会上新甘蓝类的蔬菜,包括牛心菜、花菜、西兰花等。
文字、图片:张艺鸣
编辑:桂可欣[db:内容]?
- 300斤棕熊偷吃粮食被卡进塑料桶 网友:救援时人和熊都害怕极了 救命!我在海边被“塑料袋”蛰了!
- Arla携手索地雅,全球两大乳业巨头合作,加码中国奶粉市场野心彰显 断奶期如何养护体质弱的宝宝?口粮可在奶粉排行榜十强中选
- 快消品头部品牌如何设计“营销数字化平台”? 快消品头部品牌如何设计“营销数字化平台”?|crm|erp
- 打通情绪这堵墙 知名心理专家开讲“教师如何做好情绪管理” 名校MBA卖老酒:6年开8店、询价小程序涨粉20万+,他如何做到?
- 社交巨头微信:面对即时零售,为何如此 “小心翼翼”? 大品牌彰显强实力,ZCAR竹子买车引领汽车新零售未来
- 孩子梦想做“网红”,该担忧吗? 生产工单系统如何帮助企业控制成本?
- 中华美食之旅:探寻阿胶黄芪奶粉的香醇诱惑 盛健羊乳全产业链布局助力品质升级,高钙羊奶粉引领行业新风向
- 青春期亲子关系问题如何解决?成都这个圆桌论坛上医生和心理专家都来“支招” 观察财政政策将如何做好“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