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百科|常识分享
分享各种百科|日常
手表常识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百科|常识 >  “我在小红书当网红滑雪教练,月入30万!” 知乎香港上市首日暴跌23%,商业变现之路到底该如何走?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我在小红书当网红滑雪教练,月入30万!” 知乎香港上市首日暴跌23%,商业变现之路到底该如何走?

发布时间:2024-09-30 12:21:20  来源:互联网整理  浏览:   【】【】【

“我在小红书当网红滑雪教练,月入30万!” 知乎香港上市首日暴跌23%,商业变现之路到底该如何走? 

“我在小红书当网红滑雪教练,月入30万!”

编者按:冬奥会带火了冰雪运动,也让一批人抓住了商机。滑雪教练网红化的浪潮正在悄然掀起,本文展现了几位滑雪教练如何从滑雪发烧友成长为网红教练,并通过社交平台实现涨粉、变现,甚至在滑雪赛道开启创业的过程。

2022年,冬奥会的火带动了“三亿人上冰雪”的热。

打开小红书,搜索“滑雪”关键词,首先映入眼帘的并不是一个个美丽冻人的“雪媛”,而是滑雪的各类干货分享视频,如何选择滑雪教练、入门滑雪装备怎么买、滑雪小白必看等内容单篇点赞量甚至高达7.2万。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被冰雪运动所吸引,这个冬天有那么一群人过上了997的生活,他们就是网红滑雪教练。

在整个滑雪教练圈内,网红滑雪教练可谓是金字塔的顶端,他们身兼KOL+教练的身份,通过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滑雪的干货视频而拥有了一群忠实的滑雪粉丝,是独立教练努力的目标,更是雪场教练所无法匹及的收入高度。

当下,冰雪运动的火热让网红滑雪教练不再隐匿于健身大V之间,越来越的滑雪教练也开始注意到内容打造、网红IP人设对流量和收入的影响,滑雪教练网红化的浪潮现在悄然掀起。

吸金的“网红”IP,

头部玩家最高可达30万/月

在滑雪教练圈内有个神奇的现象,那就是“新入职没课,网红忙不过来”。当然罗马并非一日建成,网红滑雪教练的打造亦是如此。

据猎云网了解到,整个滑雪教练圈,雪场/机构教练位于金字塔的底部,收入稳定但不会太高,大部分教学收益被雪场和机构收取;中间层则为独立/自由教练,“有上顿没下顿”,收入相较于雪场教练会有质的提升,淡旺季收入差距较大,主要看滑雪技术和个人宣传能力;顶端则为网红教练,收入可观,年收入在百万元。

而当下热门的网红教练基本是在2019年前就开始布局内容制作,而他们的主战场基本为小红书、B站和抖音等头部平台。

博主“还我小鱼干儿”(以下简称小鱼干)就是这群正在从独立教练往网红教练进发的教练之一。这个粉丝近万的天秤座男孩曾当过两年兵、收银、西点师、婚庆等,但直到2018年接触滑雪,这股对于冰雪运动的瘾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前年我可能还不太出名,这两年一到冬日旺季,我便开启了997的工作状态,每天直到晚上10点过后才有时间的话上网回复网友的问题,发一些指导视频。”小鱼干表示,每年冬天基本会常驻一个滑雪场,去年是崇礼,今年崇礼关闭便到了新疆,很快又积累了客源。

“业内基本有名的教练都会往网红教练去打造,学员转介绍等口碑宣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但是如果教练做到了一定的运营能力和拍摄技巧,就会在社交平台上吸引人关注,可以获得不错的获客率。”

小鱼干透露,教练有多红主要是看粉丝量这一指标,和娱乐圈一样,流量为王。在业内粉丝数量达3万,就算有名,7万以上粉丝就算超红。

据了解,业内滑雪教练的薪资差距较大,仅教课收入而言,雪场教练一个月收入在8000-10000元,而顶部的网红教练在旺季甚至可以高达30万元每月,是前者的30倍,比较红的教练也可以达到10万每月的收入。而小鱼干则位于中上层,旺季最高收入在6万元左右,课时费为700元每小时。

滑雪教练/博主“还我小鱼干儿” 来源:还我小鱼干儿

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有网红教练也会拉群在线教学,看平地花式滑雪的直播、教学、分析,200元/人一个群一晚上就可以收入6000元,但这类线上教学方式不允许学员录音录像,也不能回放。

粉丝成获客主要来源,

社交账号成刚需

随着越来越多独立教练开始打造网红IP,网红教练亦成为了不少滑雪爱好者的首选。

Raku_滑雪教练徐老师(以下简称徐老师)作为坐拥近4万粉丝的小红书博主,可以算是从滑雪发烧友到雪场教练再到独立教练,并成为网红教练的一个典型成长代表。

作为干货视频的输出者,徐老师从2019年12月入驻小红书之后同时经营着B站,当然在内容上,作为个人运营者来说精力有限,以“照搬”其小红书内容为主;今年冬天徐老师也开始经营抖音,随着抖音的调性变化,他注意到愿意静下心来看内容的人也在越来越多,学员的转化率也非常高。

从雪场教练升级为独立教练,对于徐老师而言是一个质的飞跃。“过去在雪场上白天课一天到手是五六百元,但做独立教练后,一开始就是1000元/天起步。”

而随着做博主的时间越久,徐老师粉丝量越来越多,课程排不开就导致了课时费的上涨,现在每小时课时费也在600-700多元。“还有很多网红教练收费更高,但总的来说数量还是呈金字塔结构,金字塔塔尖的教练只是极个别。”

徐老师坦言,成为网红教练后最大的收益是社交媒体转化率,粉丝转化为学员的人群占其学员总人数的90%。

徐老师在小红书和抖音分享的内容 来源:Raku_滑雪教练徐老师

“今年比去年的上课时间和课时费都增长了10%,因为当下随着冰雪运动热度提升,教练数量远跟不上学员人数的增长,如果课时费不高,就会非常忙。而教练归根到底是一个输出型的工作,很多学员在没有接触到人之前,要做一个选择,肯定希望能看到你的教学内容再做决定,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账号。”

徐老师观察到,每当自己有来不及上的课引荐给其他教练时,学员都会问“有没有社交媒体账号”,这意味着大家都想把钱花在刀刃上。

与此同时,随着课时费的提升,徐老师也注意有基础的学员比例开始提升,甚至有两个学员从2018年起就一直跟着他上课。“当然也有初次体验的粉丝来联系我,但一方面我的时间比较有限,第二我的收费不低,所以这些第一次接触的人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价格优惠的教练。”

在徐老师看来,滑雪教练网红化是业内一个非常好的趋势,一方面随着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借助于社交媒体平台有利于滑雪教练更好地发展,获取到更多个人品牌传播渠道;另一方面也给学员减少了前期跟教练磨合的学习成本。

“教练终究是教学者,所以教学优于技术,技术则需要符合学员的水平。很多教练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但没有办法清楚地传递给学员;或者一些教练输出方式、输出态度差一些,有的学员就会反感其教学方式。现在的学员如果认真地在网上去筛选过教练和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再来线下学习,那么一般换个1-2个教练就可以确定。”

网红的尽头是创业,

滑雪教练涌入万亿冰雪赛道

有意思的是,即便滑雪教练不断打怪升级,最终攀登到了网红教练这一层,但个人的天花板也就开始显现。

网红教练的时间精力有限,如果只是靠授课盈利,那么收入显而易见将会遇到瓶颈,与此同时,流量过多导致溢出,如何充分利用手头的流量进行有效转化则成为了网红教练的下一步。

“想做大做强,必须弱化自己。”

极限丘山主理人秦宇是初代滑雪网红教练,作为英国BASI广东省报名的第一人,通过个人IP年收入达百万。2018年,其滑雪年收入达到60万元;2020年最后一天其光学费收入就达到了十万。

而现在,秦宇选择“壮士断腕”,删除所有的个人号,来专心发力企业号,为其专注三板文化俱乐部的发展做足准备,而学员也都聚集到了秦宇微信,学员微信人数在上万人。

在秦宇看来,作为管理层,就需要弱化个人IP,因为时间和精力都不再允许他花太多的时间进行授课,所以他将流量和学员导给旗下教练,将他们打造成更多的网红IP。

“网红教练打造教学内容,长线产品就是做培训视频和建立口碑。一个好的网红教练一定是口碑和技术相结合,缺一不可。”

与秦宇一样走向创业的还有徐老师,2020年徐老师和其他滑雪朋友组织俱乐部,开始带货滑雪相关装备的产品,譬如雪板、头盔、雪服等。今年夏天他还计划着手建立滑雪学校,把更多教练集中在一起,为更多人提供教学服务,把自己的流量输送给更多教练。

“我个人认为国内接下来5年冰雪产业依然是会有增长的趋势,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加入到滑雪中,这项运动一旦参与进来,就会贯穿其整个成长过程,对应的家长也都会参与其中。所以在这类小朋友的基础上,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家长/成年人进入,整个行业发展是向好的趋势。接下来两年随着上海、深圳等城市的更多大型室内滑雪场建成,滑雪的热情也会持续下去。”

当然,不可能所有人都去找教练,作为一项运动,滑雪就是以玩、爱好为主,有的人希望自己玩得越来越好,有的人只要开心就好。在徐老师看来,现在很多人通过网上干货分享自学滑雪,不同需求下就有不同学习方式,网上学习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内容市场,以后也可能在免费内容之外,推出更多付费内容。

据徐老师透露,目前其俱乐部跟吉林通化万峰通化滑雪场有合作,对方提供住宿和门票,所以俱乐部教练驻扎那里,从而可以吸引非常多的学员过去,相当于双方资源置换。未来随着滑雪教练网红IP效应越来越大,国内室内滑雪场的数量增多而导致滑雪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徐老师相信其引流作用也将促进与滑雪场的更多合作产生。

滑雪教练/博主“Raku_滑雪教练徐老师” 来源:Raku_滑雪教练徐老师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滑雪产业爆发融资潮,累计涉及融资额逾3.25亿元。其中,滑雪培训相关平台成为资本加码的香饽饽,其次为滑雪装备和技术服务等社交平台。而当下网红滑雪教练们亦正在瞄准这个热点方向持续发力,试图掘金这万亿冰雪赛道。

CIC灼识咨询合伙人朱悦表示,随着国内冰雪设施和相关配套服务的快速发展,滑雪运动正在国内逐步大众化、普及化和时尚化,而其中聘请滑雪教练指导成为很多学友滑雪入门和提升技术的必要步骤。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滑雪教练通过内容营销,树立KOL形象引流,可以逐步形成内容消费和产品消费。

一方面,随着短视频不断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教练也开始加入到短视频行业中,抖音上已经涌现出一批网红滑雪教练,例如云大大、三车、黄嘉蓝等。

在为自己引流的同时,网红教练们也悄然开始了带货,滑雪相关装备等都是热门品类,也为许多初学者挑选入门装备时候避免走弯路提供了指导。

另一方面,由于原本滑雪运动受众相对较小,大多数入门新手在初次抵达雪场时候浪费了大量时间学习基础知识,很难迅速入门,往往大多数新手在这一阶段就失去了滑雪的兴趣和热情。而通过网红教练的内容,缩短了新手的入门门槛和时间,能够让他们快速掌握基础的滑雪知识,更快能够滑起来,也将有效的提升受众人群数,推动整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 作为数据驱动的互联网内容科技公司,新榜提供新媒体内容营销和企业服务系列产品,助力中国企业数字化内容资产获取与管理,服务于内容产业,以内容服务产业。

? 我们的客户既包括中国平安、腾讯、字节跳动、京东、宝洁、雅诗兰黛、欧莱雅、联合利华、迪士尼等500强,也包括正在蓬勃成长的中小企业、新兴品牌和MCN机构。面向企业的内容化组织建设,新榜提供从公域流量募集分发到私域内容运营建设的各项所需。

? “新媒体,找新榜”是我们的使命。凭借全面稳定的新媒体内容数据产品和企业服务能力,新榜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曾荣获“全国内容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上海文化企业十佳”、“中国广告新媒体贡献年度大奖”、“金狮国际广告影片奖”、“沙利文中国新经济卓越增长奖”等称号,拥有多个传播评估监测专利。

发布于:上海


知乎香港上市首日暴跌23%,商业变现之路到底该如何走?

4月22日,知乎(2390.HK)在港股挂牌首日暴跌23.58%,股民一手亏损756港元。本次公司发售2600万股旧股,徐新、李开复等纷纷套现,按定价32.06港元计算,李开复套现2.4亿港元,徐新套现3.85亿港元。

在国内的问答领域,知乎可以说是一家独大,吸引了创新工厂、启明创投、赛富基金、腾讯等众多明星投资方,阵容堪称豪华,但资本市场却表现欠佳。过去一年,知乎(ZH.N)的股价从最高点13.849美元/股,一路跌至2022年4月21日的1.66美元/股,跌幅高达88%,较发行价也跌去了超过80%。目前市值约为10亿美元。

就在知乎正式登陆港股的前夜,美国方面再次传来了打压中概股的消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将理想汽车、百世集团、贝壳、知乎、瑞幸咖啡等17家公司加入了“预摘牌名单”。

4月22日,知乎对外回应此前被美SEC列入“预摘牌名单”一事。知乎表示,公司已完成在香港的双重主要上市,后续会密切关注进展,该事件对知乎影响有限。

增收不增利,商业变现难

自2010年成立,知乎在互联网时代的红利下,在各路资本的裹挟下,从“小而美”的论坛成长为了中国最大的在线问答社区。2021年3月,知乎登陆纽交所时,人设是“国内最大的在线问答社区”、“全国五大在线综合内容社区之一”。

彼时,凭借独特和高质的内容,知乎不断吸引各路资本的入驻,从最开始李开复的创新工场的150万元天使轮投资,到启明创投领衔的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再到B轮、C轮,知乎俨然是资本的宠儿。

有个细节可以描述当时的情形,在D轮融资过程中,连PPT都没来得及写,徐新的今日资本一天就敲定了对于知乎的投资,一周之内就签订了SPA,根本没给其他机构过多考虑的时间。

上市前,知乎共完成了9轮融资,几乎是一年一轮的节奏。2021年3月26日,背后站着众多资本的知乎成功登陆纽交所,截至当日美股收盘时,知乎市值约为47.51亿美元。

成立后的前五年,知乎在商业化上一直被认为是相对克制的,公司重心放在了沉淀优质内容和打造社区文化上,再之后的五年,知乎逐渐开启了各种商业化举措,但看起来显得有些茫然而又激进。正如“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而言,摆在知乎面前的问题开始变得既多又杂,而所有的问题都指向了“自我造血”。

过去三年知乎业绩增收不增利,营收逐年增长但是亏损额也在扩大。

数据显示,2019-2021年,知乎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6.71亿元、13.52亿元和29.59亿元;净亏损分别约为10.04亿元、5.18亿元和12.99亿元,累计亏损超28亿元;调整后净亏损分别约为8.25亿元、3.38亿元、7.5亿元。

知乎常年亏损背后,是公司居高不下的运营成本。2019-2021年,知乎的总运营开支分别约为13.71亿元、13.61亿元和29.45亿元,分别占总收入204.4%、100.6%、99.5%。

同期,知乎的平均月活跃用户由2019年的0.48亿增加至2021年的0.996亿,平均每月浏览人次达5亿。知乎没有跳出“烧钱换流量”的困局。虽然有会员、商业内容解决方案、自营电商多条变现路线,也不再靠“广告”这一条腿前行,但从财报来看,知乎商业化的前景仍然不明朗。即便近年来也尝试着创新,增加了视频等形式拓展了赛道,可惜的是用户并不买账。而各种形式的商业化路线,也在逐渐蚕食知乎的护城河。

做视频,正丢失核心价值?

2022年才过去4个月,知乎视频已经3次登上了各大财经媒体的首页。

第一次是今年2月,有知乎前员工爆料知乎正在裁员,主要针对的就是发展不理想的视频部门,“几乎裁员一半。”

第二次是3月,又有市场传闻说,知乎要整体放弃视频赛道。

第三次来到了4月19日,又有爆料称,知乎视频总负责人蔡林已离职,部门裁员人数约为40人,占视频运营团队的60%,视频部门也不再是一级部门。

4月19日,有知乎相关人士对媒体表示,“视频是知乎不可或缺的部分,在2021年,知乎通过视频回答,联合创作和多场景的视频内容推荐,推动了知乎的媒介升级。而2022年,知乎也将继续在视频领域发力,不断改进。目前没有裁员的计划,而且欢迎视频行业的优秀人才加入,特别是产品,运营等岗位。”

对大部分企业来说,裁员是业务调整时不得不做的事情。尽管知乎对外的态度是一贯的否认或者打太极,而知乎此次被爆裁员,或许与其业务调整和路线摇摆有关,让人不得不相信:知乎视频,可能真的出事了。

优质的图文内容,一直是知乎的护城河。然而,2017年,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席卷了互联网行业,各个平台也都在向短视频这一热门领域靠近。一直高冷的知乎也不能免俗,也是在这一年,知乎开始支持用户上传短视频。

但对于当时的知乎来说,短视频只是知乎这个平台新增的一个功能,并不起眼。随着短视频的热度和普及度越来越高,自2018年起,知乎开始不断的在短视频上“下功夫”。2019年,视频专区下线,视频回答入口上线。

可以说,2020年10月是视频业务的转折点,知乎在产品首页增加视频的独立入口,公司的资源也向视频业务大力倾斜,一个明显的动作是知乎签下许多站外大V,并针对视频内容推出流量与现金奖励,以此激励创作者制作视频内容的热情。

为了解决视频制作高门槛的问题,知乎还上线了视频自动创建工具,在扩充平台的视频内容上费尽了心思。

2021年知乎组建视频团队,巅峰时期,产品运营团队一度有200多人。

除了聚拢人才,资源扶持上也是不遗余力。知乎高赞联合创作大赛不仅有10亿流量扶持,还有百万现金奖励。知乎通过发布主题活动的方式提高创作者的活跃度,据相关报道,知乎在2021年发布了十余个不同主题的视频活动,涉及职场人、大学生、宝妈等多个群体,极尽所能打造内容的多样性,还曾重金引入像朱一旦、张小策、毕导等外部专业视频创作者。

但据离职员工称,知乎在大力推进视频业务过程中,由于过于注重数量的积累,以致不少创作者为了拿到平台的激励政策,会选择从站外搬运视频到知乎,知乎成了视频搬运分发平台,最终导致知乎图文原有生态优势被破坏。而一些知乎站内大V作者,也在近期纷纷发声称,知乎搞视频“是真正的不务正业”,“丢失了自己的核心价值”。

大v出走

比股价业绩双下滑更糟糕的是,知乎似乎正在失去其赖以生存的专业底色。

“211的不敢说话,985刚到门槛,有底气发言的人,最起码也得是常青藤。”这是当时用户对知乎的评价。

知乎在2011年上线时,定位“精英社区”,需要邀请码才能注册。知乎最初的200位用户里,很多都不同凡响,其中有如李开复、王兴、王小川、马化腾和徐小平这样的知名企业家或天使投资人。在知乎发展的前40天内,他们共同创造了8000个问题和2万个回答。

也正因为如此,知乎在头两年用户积累十分缓慢,到2013年用户数仅有40万。2013年3月,知乎向公众开放注册,用户量迅速爆发。

实际上,知乎大部分用户“搭便车”的心理明显。由于不想掏钱的用户占绝大多数,知乎在广告之外强推“软广”和知识付费,效果立竿见影,但用户口碑也急转直下。

据业内人士介绍,这一业务可以理解为企业软性广告,一些产品的推广文章以专业测评帖子的形式出现,在文章里植入购买链接,引导用户跳转至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购买,博主则根据GMV进行抽佣。知乎在其中起到撮合选题、智能推荐、广告投放等作用。

但说到底,知乎是一个搜索和问答社区,想要变现最重要的是获得用户的信任。虽然知乎可以做软广和带货,但大部分用户来知乎并不是为了消费和买货的。当卖货变成导向,科普文章也就变了味。

让知乎变味的不止是“软广”,还有大量付费网络爽文。

这种文体篇幅短、反转多、内容覆盖恋爱小事到婚姻情感,从职场故事到犯罪悬疑,以第一人称代入,故事离奇。虚虚实实的文章,精准把握住社会痛点,引起读者共鸣,因此被称之“知乎体”。这些内容为知乎带来了下沉的用户群体,但代价是平台口碑的下滑。

知乎开始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越来越多用户涌入知乎的同时,一些大V默默的选择了退乎,纷纷出走。

在2018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知乎创始人周源曾表示:“今天的互联网不需要更多的流量,而需要更好的质量。”言下之意就是,知乎不会为了短期的商业利益而牺牲内容质量去换取流量。

然而,在迟迟不能盈利的压力下,知乎逐渐在向流量妥协,近些年来,商业化一直都是个老大难问题。不论知乎还是小红书、B站均是如此,都处在破局与探索的过程中。关键的是,商业化的倒逼,已让知乎内忧外患加剧。

“有问题,就会有答案”,这个颇具玄学色彩的Slogan也同样适用于知乎本身,知乎找到自己的答案了吗?

发布于:北京?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 手表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