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岁的外婆上央视,讲述她合唱团六十年的故事 三明治 王艺迪澳门赛八强背后的故事与启示!_训练_乒乓球
88岁的外婆上央视,讲述她合唱团六十年的故事 三明治 王艺迪澳门赛八强背后的故事与启示!_训练_乒乓球,
88岁的外婆上央视,讲述她合唱团六十年的故事 三明治
作者|cc
编辑|童言
我的外婆叫谢公灿,1933年生于安徽省芜湖市。
我从小就叫她婆婆,这其实给我带来了很多困扰。在北京“婆婆”指代的是你先生的母亲,而当小学、中学的我,在不经意间说我周末去了婆婆家的时候,往往会引来同学们的痴笑,似乎我成为了谁家的“儿媳妇”,周末赶着去见家长。从小到大,我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叫她婆婆。小时候,虽然有面对同学的尴尬,但我觉得称呼代表了我对她的感情,如果这点儿小尴尬都坚持不住,把称呼随随便便改了,那我对她的感情就过于廉价,这是我不能接受的。
我第一次觉得婆婆老了,是在去年12月份一次家庭聚会上。
聚会的当天,我看到婆婆的时候,第一次觉得她老了,虽然距离上次见她刚过去2个月,在她90岁生日的聚会上。变化出在哪儿了呢,首先是她头发的鬓角长了一点儿,不再是她一直保留的到耳朵的位置,而是快到脸颊接近下巴的位置。其次觉得她说话变得慢了,耳朵似乎也没有之前灵光了。行动上也缓慢了,跟不上糕糕的速度,她整体变慢了。
在此之前,在她在9月刚刚过完90岁的生日时,我也没有觉得她老了。
小时候,我知道家里每个人在做的事情,类似我的爷爷每天雷打不动要看三次天气预报;我的姥爷爱写毛笔字,屋子里面的墙上挂着他的老师欧阳中石送给他的字。但我一直没搞清楚婆婆是做什么的。
婆婆家里面一直有个画着熊猫的长得像屏风一样的小工艺品摆件,就摆在家里的书柜上。小时候,我问到的时候,妈妈就跟我说,是婆婆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工作时拿到的纪念品。当时她已经退休了,在集资部财务处做会计,负责统计收到的捐款。
亚运会后,原来的单位成立了北奥广告公司,婆婆就继续在那里工作。大概是我4-5岁的时候,我跟着她去过广告公司的办公地点。是在一个商业楼里面的一个小办公地点,就跟一个二室一厅的房子一样,屋里很亮很白,地面是白色塑料砖,就跟早早年间电视剧里面,刚刚成立的小公司的感觉一模一样。公司里面有二十几个人,跟我的婆婆关系很好,看不出来上下级的关系。对婆婆的态度更像是对长辈。
婆婆在广告公司做的是财务工作,一直干到1999年。不去广告公司后,婆婆并没有轻松下来,她好像变得更忙了。
1998年,婆婆参与创立了“老战友合唱艺术团”并在团里任秘书长,负责组织排练、声乐比赛、联系媒体、联系演出。
名字里面的老战友,表明了他们的身份。老,参与成员的年纪大;战友,参与成员很多来自于原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文工团。
1998年,在一次文工团聚会上,婆婆和她的战友们唱起了《长征组歌》,有一个念头被提起来了,为什么我们不能成立一个合唱团呢,将长征组歌再次唱响,一直唱下去。大家都觉得这很好,立刻开始联系原来文工团的战友,以及当年文工团团长唐江。在唐江团长的号召下,40多名战友积极响应,纷纷要求参加合唱团。在确认了排练地点,得到了启动资金后,合唱团正式成立了。
其实婆婆很小就开始参加文工活动了。婆婆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有1个大哥,3个姐姐。15岁时,二姐去南京读大学,她跟着一起去,在陶行知育才学校学声乐。1951年的时候,18岁的婆婆在上海入伍,先后在上海空军基地文工队、空四军文工团、华东军区空政文工团任演员,1955年调入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并在战友文工团认识了我的姥爷。
从1955年到文革期间,婆婆一直在战友文工团工作。在这期间婆婆担任女低音声部长,去总政治部组织的指挥培训班进行过系统的指挥学习并一直进行教学工作。1959年,为了庆祝建国十周年,组建将军合唱团,婆婆担任北京军区分团的辅导老师,指导将军们唱歌。
1965年,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开国上将萧华根据他的亲身经历创作了12首史诗,后由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轲、遇秋选择其中的10首谱成了《长征组歌》,战友文工团受命排练。从接到任务,到8月1日演出,一共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婆婆担任团长及指挥唐江的助理,白天要协助指挥排练、辅导声部练习,晚上要赶抄唐江改过的曲谱,经常会连轴转。
8月1日,《长征组歌》在北京民族文化宫首演成功,8月24日,周恩来总理来看演出,婆婆和她的战友们留下了一张和周恩来总理的珍贵合影。
第一排女同志从右往左数第六个是婆婆,从上往下数第三排左边第一个是姥爷
第一排从右往左边数第七个是婆婆
1972年,婆婆被分配到石家庄军分区,重头学了财务知识转行当了会计。1976年,婆婆在石家庄转业,到河北艺术学校教声乐。后来,跟婆婆一起去干校的战友们纷纷调回文工团,婆婆仍留在石家庄无法回到文工团。考虑到两个孩子在北京,婆婆调到北京市西城区绿化局工作,直到1989年退休。
从我小学4年级开始,婆婆每周日都要去排练。一次排练需要一上午的时间。早上8点多钟从家门口坐公交车需要1个小时到达排练场,排练完坐公交车回家,到家就要12点将近1点钟了。排练的实际场地我并没有去过,从婆婆的只言片语中,条件并不好。最初的排练地点没有钢琴,无法伴奏,没有椅子,无法休息,没有热水需要自备等等,但无论刮风下雨,婆婆每周坚持排练从未间断。
除了排练,每周婆婆还需要在家练歌,找歌单,找伴奏,安排声部,做合唱团专业的事情。同时,还需要联系团员时间,确认钢琴伴奏的时间,统计参加排练的人员,通知本周是否可以彩排,做合唱团事务性的工作。婆婆有一个小本本用来记录电话号码,在这一段时期里面,她总是对着她的本子跟不同的人打电话,有的电话一打就是半小时,她比以往任何一段时间都忙碌。
合唱团成立以后,如何得到演出机会,尤其是如何能再次在民族文化宫唱响《长征组歌》,成为了全团努力的目标,也是婆婆的重要发力点。
婆婆有个特点,能迅速的和人打成一片。随便遇到一个人,聊个3分钟,这个人的姓名、职业、家庭住址就都问出来了,是外联的一把好手。
婆婆说,为了获得演出机会,她几乎天天给民族文化宫的演出经理打电话。但总是不行,说是怕他们的演出水平不够,撑不上场子。终于有一天,婆婆给经理打电话,经理说“4月27日,有一场演出单位演不了了,你们可以来演。”
2004年4月27日,他们就在民族文化宫演出了第一场。演出非常成功,观众们很受鼓舞,随后又加演了两场。让《长征组歌》再次回到了它首次唱响的地方。
在某个夏天的周日下午,妈妈突然问我要不要去看婆婆的演出,在中山音乐堂,演出的曲目是《长征组歌》。我说我只听过黄河大合唱,没听过长征组歌,长征组歌好听吗?妈妈说当然好听了,我们从小听到大,反正你也没啥事儿,去给婆婆鼓鼓劲。
如果让现在的我找到一个词来形容这次演出,我会选择“激动人心”。跟我预期的草台班子不一样,那是非常正式的演出。我和妈妈一起去看的,我们的位置非常好,在舞台的正中间。我比那个座位好像小一号,在开始之前总不能好好的坐在座位上,歪歪扭扭盘腿坐在椅子上。但大幕一拉开,我看到舞台上的每个人都穿着长征时期的红军军服,戴着红军的帽子,庄严肃穆的表情。我直起了腰,放下了腿。
整个曲目的编排是按照红军长征的过程展开的,演出的过程中,除了唱歌,还有动作的编排,队形的改变,都和曲目以及长征息息相关。随着演出进程的发展,我完全投入到了演出中,深深地被鼓舞了。
看完演出,我意识到,我的婆婆在合唱团中的投入比我想象的要多很多,她本身也比我想象的要厉害很多。
从1965年第一次唱响《长征组歌》,到1998年参与组建老战友合唱团再唱《长征组歌》,到2020年,在纪念首演55周年的音乐会上完成1个小时的演出,到现在,婆婆唱了60年,老战友合唱团成立以来的20年间,她参加演出近千场。
2021年,88岁的婆婆上电视了,介绍她参与创建的合唱团节目在中央一套晚8点播出。我提前发布了朋友圈,并认认真真地等在电视前面。这不是婆婆他们第一次上电视,甚至这也不是他们的节目第一次在这个时间段播出,却是我长大以后,第一次在朋友圈邀请大家来看节目。我第一次期望更多的人看到婆婆和她的战友们的故事,汲取到他们的力量。这条朋友圈也收获了很多的点赞和评论,我相信他们是真心被鼓舞到了。
现在,婆婆因为年纪大了不再参与排练了,但仍然时刻关注着合唱团的事务,能上台的时候就坚持上台演出,持续为《长征组歌》的传播发声。就像她在节目上说的“很多人跟我说,你站在台上,对我们就是最大的鼓舞,我觉得对我自己也是。我觉得自己很幸福,现在这个年龄了还能站在舞台上唱歌;我觉得我应该来做这件事,我都88岁了,我想把我知道的这些事讲给年轻人听!”
婆婆今年已经91岁了,虽然我觉得她没有以前灵敏了,没有以前有劲儿了,但她从来没有丧失对生活的兴趣。她现在还能自己下楼买菜做饭,照顾我小姨家12岁的小外孙女。她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会发朋友圈,时不时在微信家族群里发养生小妙招,爱在拼多多上买东西,还会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
她关爱着家族中的每一个人,真心的为我们取得的每个成绩高兴,总是劝我们慢慢来,别着急。她在一生中,看到了太多的事情,她不会给我们什么具体的建议了,但她一直唱,一直在讲述《长征组歌》的故事,对于我们来说就已经是莫大的鼓舞了。
写作手记
从今年年初开始,我就想写外婆的故事,但真正开始写的时候却卡住了,只觉得我对她并没有很了解和很熟悉。但我又怕,如果我没有写的话,他们那一代人波澜壮阔的生活就再也找不到了。在写故事的过程中,我看了婆婆合唱团成立10周年时候出的纪念册,看了他们上节目的视频,再一次被他们的精神鼓舞了。从婆婆身上,我学到最重要是她始终对生活保持的热情,她将一件事情做了一辈子。
感谢童言老师的鼓励和给出的线索,让我最终克服了拖延完成了稿子。
本故事由导师指导完成
9月16号-29号,即将开始
点击下方小程序报名
王艺迪澳门赛八强背后的故事与启示!_训练_乒乓球
近日,乒乓球界的一颗新星——王艺迪在澳门赛上成功晋级八强,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一段关于努力、坚持与突破的励志故事。
在澳门赛中,王艺迪凭借出色的技术与稳健的心理素质,通过了一场又一场的艰苦战斗,终于在八强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她在技术上的强大,也充分体现了乒乓球运动员在心理和生理上的极高要求。每一位亿万观众背后都能看到她平日练习的辛劳与无数次的自我突破。
而王艺迪的成功背后,有一系列专业的训练和科学的支持,让我们探讨一下她是如何能够在强者如云的比赛中脱颖而出的。首先,科学化的训练方法是关键。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王艺迪不仅强化了基本功,还在心理素质、战术思维上进行了细致的提升。体育心理学的应用,使她在关键时刻能够保持冷静,作出最优的决定。同时,结合数据分析,她能够准确找到自己和对手的精彩之处,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不仅如此,王艺迪在赛场外的努力同样令人敬佩。她始终保持着学习的态度,不断吸取其他优秀运动员的经验,积极改进自己的技术。这种对自我提升的渴望,正是她能够不断向高峰迈进的重要因素。正如许多成功者一样,她在赛场上的坚持不仅是对胜利的渴望,更是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勇敢面对每一次的失败与挫折。
为了使更多的年轻运动员能够从中受益,教练团队也在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练理念和培养模式,注重个人发展与团队合作。未来,他们希望通过更加系统的培训体系,帮助更多的运动员走向成功,培养新的乒乓球人才。
总的来说,王艺迪在澳门赛晋级八强的事件,既是对她个人努力的肯定,也是乒乓球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缩影。这样的成就不仅仅展现了个人的光芒,更点燃了无数年轻人的追梦激情。希望在未来,我们可以看到更多像王艺迪一样,为梦想不断拼搏的榜样。如何让AI技术助力下一代运动员提升训练效果?使用AI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训练制定,让每一次练习都最大化收益,或许将是下一个重大突破的关键所在。针对这一需求,简单AI将为运动员和教练提供有力支持,助力提升竞技水平。简单AI链接(免费,长按复制链接致浏览器体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