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更放心!支持报名选课、缴费支付、退费管理等功能,“舟学培训”平台上线了! 【媒体聚焦】广东教育杂志社丨县(市、区)教研基地:以教研共同体促进区域教育整体发展(1)
家长更放心!支持报名选课、缴费支付、退费管理等功能,“舟学培训”平台上线了! 【媒体聚焦】广东教育杂志社丨县(市、区)教研基地:以教研共同体促进区域教育整体发展(1),
家长更放心!支持报名选课、缴费支付、退费管理等功能,“舟学培训”平台上线了!
我市“舟学培训”校外培训机构一站式服务平台,今天正式启用。
目前,全市所有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经核验审批后已全部入驻平台,可供学员线上选课缴费。
今后,家长可直接在平台上完成报名选课、缴费支付等步骤。
家长可通过
微信或支付宝
搜索“舟学培训”
直接进入平台
自主选择适合孩子的课程
△ 微信小程序
△ 支付宝搜索
“舟学培训”平台集信息公开、报名选课、缴费支付、合同履约、资金监管、退费管理等功能于一体,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机构集成式监管。
收费退费问题
“舟学培训”平台联合人民银行推出了“一课一销”的机构预收费监管方案,家长在报名时一次性缴费不超过3个月,所缴费用直接锁定在银行的“只收不付、无网银”预收费托管专用账户。
完成授课后,由机构发起销课确认,经家长确认后,银行端进行“一课一销”划扣,确保预付学费安全。
如果学员或其监护人提出退课退费申请,机构按照合同约定进行相关操作后,费用可按原渠道退还,有效防范“退费难”“卷款跑路”等消费风险的发生。
同时,平台实现了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银行、家长之间的信息互通,以及全流程服务信息上链、固定和存证。
一旦发生消费纠纷事件,可快速界定责任主体,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1月15日起,我市线下学科类培训收费标准将正式执行。
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培训10人以下班型收费55元/课时·人次,10-35人班型为45元/课时·人次,35人以上班型为35元/课时·人次,上浮不超过10%;对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收费参照管理。
到底家长端该如何操作?
一起来看——
1
【微信/支付宝小程序搜索“舟学培训”,或直接扫小程序码,关注“舟学培训”】
小程序码
2
【进入“舟学培训”主页,查询机构】
3
【进入机构首页,查询相关信息】
4
【进入课程查询页面】
5
【选择课程,线上签约】
6
【合同签约,关键信息可溯源】
有了“舟学培训”
家长学生更放心
部分来源 | 舟山教育发布
记者 | 张莉莉
编辑 | 曦曦
来源:舟山晚报
发布于:北京
【媒体聚焦】广东教育杂志社丨县(市、区)教研基地:以教研共同体促进区域教育整体发展(1)
县(市、区)教研基地是由省、市、县(市、区)三级教研员和所属基地学校,组成面向区域整体发展的教研共同体,重在解决本区域层面整体发展的教育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区域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缩小区域内城乡间、校际间差距,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创新教研联动机制
推动区域教研机制创新是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改革的应有之义。传统的教研组织是为了达成某种外在需求而产生的功能体组织,共同体则是以满足内在需求而产生的组织。
省基础教育县(市、区)教研基地(深圳宝安)以教研机制创新为契机,打造了由各类教研人员与中小幼教师结成的、形式多样的共同体。从机构来划分,包括跨部门教研共同体、跨区域教研共同体、跨校教研共同体;从人员来划分,包括学科或跨学科共同体、跨学段共同体、名师共同体、课题研究共同体等。不同类型的教研共同体覆盖全学科、全学段,不仅解决了宝安教育体量大而教研人员不足的问题,也增强了教师的专业认同感,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在教研机制上,从自上而下指令性运作转向纵向联动、横向协同运作。
纵向联动,是以基地为出发点,向上联通省、市教研机构,向下联通各学校,实现省、市、区、校教研多向互动。例如,依托县(区、市)教研基地,宝安推进区域教研整体改革,实现了与省教研院的直接互动;依托市学科教研基地,实验学校发挥主体作用,与市教科院有了更好的沟通。
横向协同也有多种表现形式。一是学术机构、教研机构和学校之间构建的跨部门协同机制。例如,宝安区与中国教育学会签署合作协议,探索城市化进程中的基础教育课改模式,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二是与同级教研基地、结对帮扶单位之间构建的跨区域协同机制。例如,宝安区教科院与五华县教师发展中心、龙川县教师发展中心等开展良好的学术交流。三是以片区或集团为单位,以优质校与薄弱校共建为目的,形成了学科间以及跨校、跨学科、跨学段的协同机制。
宝安区组织学前教育教研活动。(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省基础教育县(市、区)教研基地(韶关浈江)提出“一核两翼五环六变”的区域教研模式,瞄准“理念转化为实践”这一关键环节,根植课堂教学研究,立足于研训一体化、服务教师专业成长。
其中,“一核”即校本专业支援合作共同体。在校本专业支援模式下,由学科专家、教研员、支援导师、被支援教师共同组成的学习型组织。“两翼”即研训一体化的教研新体系和因需定培的教师培养新模式。一方面,引导教研员摒弃单打独斗、互不干涉的工作模式,融通教研、科研、培训三者的理念和技能,一切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坚定支持并真正参与研训一体化中,形成教研的新体系。另一方面,优化分层分类教师培训模式,通过实施培训者培训、新青年骨干教师培训、新入职教师培训、教师全员培训等,充分发挥教研员队伍的示范引领和工作室的培养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区域教师专业水平。
浈江区将各级各类工作室作为构建区域联合研训的重要支点和载体,将理论导师、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组成联合研训团队,开展课程标准、教育理念的读书学习活动,基于教学事实开展课例研究,通过“线上+线下”的混合模式开展联合研训活动。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等形式展开研修学习,让教师在“共享问题—协同解决”的过程中形成稳定的联合研训组织。
浈江区教师发展中心开展“双师课堂教学”模式集体备课活动。(来源: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在实践中,省基础教育县(市、区)教研基地(江门新会)创建“1+8+N”圈层式教研共同体,“1”指新会区教研基地(新会区教师发展中心),“8”指新会第一中学、新会华侨中学、陈经纶中学、梁启超纪念中学、陈瑞祺中学、葵城中学、圭峰小学、古井小学8个教研基地学校,“N”为新会区中小学在新会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引领下,构建基地学校共同体、区镇教研共同体、教育集团共同体等圈层式的教研共同体,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基地学校、区镇教研共同体、教育集团共同体等辐射作用,把教研引领覆盖到全区99所中小学和28所幼儿园。
广州市花都区通过在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内独立设置有专业自主权的教研部门,建立“区—镇街—校—教研组(备课组)”四级教研联动机制,保持教研机构的功能完整性与相对独立性,健全区域教育教研体系,聚焦教育教学研究主责主业,充分发挥教研对促进教育教学的支撑作用。
汕头市龙湖区盘活优质教研资源,构建“教师发展中心—教育集团—区学科中心组(区学科教研基地、工作室)—学校教研组”为轴线的四级教研体系及“协同、自觉、共生、创新”的教研文化。区教师发展中心发挥研究、指导、服务功能,搭建集团教研平台,规范扎实推进学校教研工作。通过工作室、学科基地进行问题研究,提升龙湖教研质量。
教研共同体建设目的在于融合各区域、各学校之间的教研优势,搭建区域间、校际间共同发展、齐头并进的教研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带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从而达到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的。
来源:学习强国、广东教育杂志社
编辑:广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