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发布违法信息,一旦发现永久封号,欢迎向我们举报!
百科|常识分享
分享各种百科|日常
手表常识网 > 餐饮行业新闻资讯 > 百科|常识 >  中秋节到昌平看音乐节,“文旅消费”大礼包+公交接驳信息都在这了—— 我,混迹音乐圈三十载,中年转行小说家,50岁带偏瘫父亲环游中国


  • 【莆田鞋厂家分类】
  • 【奢侈大牌包包厂家分类】
  • 【潮牌奢侈服饰鞋子厂家分类】
  • 【名表厂家分类】

厂家货源分类区域

中秋节到昌平看音乐节,“文旅消费”大礼包+公交接驳信息都在这了—— 我,混迹音乐圈三十载,中年转行小说家,50岁带偏瘫父亲环游中国

发布时间:2024-10-07 15:07:22  来源:互联网整理  浏览:   【】【】【

中秋节到昌平看音乐节,“文旅消费”大礼包+公交接驳信息都在这了—— 我,混迹音乐圈三十载,中年转行小说家,50岁带偏瘫父亲环游中国 

中秋节到昌平看音乐节,“文旅消费”大礼包+公交接驳信息都在这了——

Happy MusicFestival

MusicFestival

北京昌平拉斐特城堡

9月15 - 9月17日

2024

明潮千帆音乐节

PLACE

TIME

“明潮千帆音乐节”

将于9月15日~17日

中秋节期间

在昌平区拉斐特城堡举办

结合音乐节举办时间

我区推出文旅“大礼包”

并开展多种活动

与企业联合推出套餐产品和延伸服务

带领乐迷玩转昌平!

金秋精品旅游路线

初秋旅行正当时,我区推出12条金秋精品旅游路线,包含温泉莓香·骑行探索之旅、绿氧益行·艺览昌平骑行线路、轻氧生态·自驾采摘之旅、北京昌平山沟沟休闲观光采摘之旅、金色历史文化之旅、科技田园·探索未来之旅、古韵村落风情游线路、山水康养休闲之旅、亲子研学欢乐之旅、红色记忆·抗战遗址缅怀游、渔乐无限·田园牧歌休闲之旅、秋色满园·昌平红叶赏景线路。

线路涵盖了昌平区的历史文化遗迹、自然风光、特色农业园区等文旅资源,让广大市民在享受音乐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昌平区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和人文风情。

01

温泉莓香·骑行探索之旅

昌平草莓声名远扬,歌迷朋友们可以在草莓博览园感受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也可以前往兴寿镇,亲手采摘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兴寿草莓。旅途中,沿着风景如画的十三陵水库行驶,夜晚,金隅凤山温泉的温暖怀抱将让您的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与滋养。

02

绿氧益行·艺览昌平骑行线路

从下苑村文化广场出发,途经辛庄村,市集的人间烟火气中藏着生活的诗与远方。继续行至桃峪口水库,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探访大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原始韵味,银山塔林的古韵悠长,延寿寺的宁静致远……72.8公里的骑行是一次心灵与艺术的深度对话。

03

轻氧生态·自驾采摘之旅

在这条线路,您将首先被大岭沟猕猴桃谷景区的森林风光所震撼。随后,可以前往上口村,享受一顿驴打滚儿美食宴。夜幕降临,麻峪房精品民宿将是您休憩的理想之地。次日,十三陵镇的果园里,等待着您亲手采摘的不仅是新鲜瓜果,更是满满的田园乐趣。

04

北京昌平山沟沟休闲观光采摘之旅

在以“崔村红”苹果著称的真顺村,你可以享受采摘的乐趣与苹果的甘甜。在十三陵国家森林公园蟒山景区与香堂文化新村民宿,您可以享受静谧的休闲时光。次日,前往1983创意产业园·顺园,在艺术与自然之间自由穿梭,在纸文化乐园中体验纸文化研学之乐。

05

金色历史文化之旅

从银山塔林出发,感受千年的沧桑与故事;步入明十三陵,感受跨越时空的皇家气韵;悼陵监民俗村,烙糕宴香浓;壹光年民宿,放松身心。次日,在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聆听潺潺流水声;夜晚,居庸关长城宛如璀璨巨龙蜿蜒于山间,给人跨越时空的震撼。

06

科技田园·探索未来之旅

从超极合生汇这一现代商业综合体出发,前往温都水城,享受温泉的滋养与放松。中国航空博物馆则是科技与历史的交汇点,在这里可以深入了解中国航空事业发展历程。小汤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作为线路的终点,让您在探索中感受未来农业的魅力。

07

古韵村落风情游线路

步入白羊沟自然风景区,沉浸在层峦叠嶂的原始美景中;随后前往长峪城古村落,欣赏精彩的社戏,品尝美味的猪蹄宴,夜晚可以入住葵花小院民宿。次日,流村百里环形走廊,蜿蜒曲折,风景如画,还可以在流村镇特色果园采摘新鲜水果,感受丰收的喜悦。

08

山水康养休闲之旅

畅游大杨山森林公园,沉浸在“京北世外桃园”中。品尝百合小院的牛头宴,让味蕾也品味到乡村的热情;夜宿湖门村银山宿集。次日在延寿镇黑山寨采摘板栗;或前往黑山烤房和延寿咖啡,品味别样休闲时光。午后探访延寿寺,感受古刹的宁静与历史的沉淀。

09

亲子研学欢乐之旅

漫步于未来科学城滨水公园科技与自然共生的现代景观中;随后在熊猫一二三亲子乐园玩个畅快;夜宿小汤一瓢度假民宿,享受私汤休憩。次日,游览白浮泉公园;接着到乐多港卡乐星球体验刺激的游乐项目。最后参观中国航空博物馆,让梦想的种子萌芽。

10

红色记忆·抗战遗址缅怀游

在狼儿峪红色教育基地,重温红色岁月;前往高崖口革命烈士纪念碑,静默肃立,表达对先烈的敬仰与怀念。长峪城抗战遗址,历史的痕迹犹在,让您深刻体会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夜晚,可以前往阳坊胜利饭店休息,用特色的阳坊涮肉结束一天的行程。

11

渔乐无限·田园牧歌休闲之旅

在常兴庄渔场垂钓,享受悠闲自得的渔乐时光;前往天润园,亲手摘下鲜红的草莓。游览蟒山国家森林公园,俯瞰昌平全貌。在橡树谷漫步林间栈道,呼吸清新空气,在橡树谷里书咖享受宁静的午后时光。入住西峪村蓝郡山庄民宿,进入甜美梦乡。

12

秋色满园·昌平红叶赏景线路

秋季的居庸关长城,如一条金色的巨龙穿梭于火红的海洋中。步入后院Rareyard,园林景观与红叶相得益彰。驱车前往十三陵水库,群山环抱,层林尽染,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的秋日风光图。最后,抵达静之湖度假村,依山傍水,享受私汤的滋养与放松。

超多折扣优惠

我区各住宿酒店、精品民宿、商业综合体、餐饮企业、景区等纷纷拿出诚意,开展多种活动。住宿企业推出“音乐节+夜宵、音乐节+温泉”等文旅套餐产品和延伸服务,特别针对乐迷推出房价打折、餐饮夜宵套餐、温泉亲子优惠套票、现场接驳等配套服务,吸引游客听音乐、逛集市、住民宿、品农家美食、体验乡野乐趣。

景区推出凭演唱会门票至明十三陵(长陵、定陵、昭陵和神路)景区、居庸关长城(含夜长城)景区和银山塔林景区可享受八折优惠的活动,推出“音乐节半日游、一日游体验套票”,内容包括音乐节门票+酒店(民宿)住宿优惠券 +餐饮优惠券以及周边景区(居庸关长城、明十三陵景区、白浮泉公园)等文旅消费产品,搭建音乐节专属文旅消费场景,带动文旅消费。

昌平区酒店大型活动优惠福利汇总

商业综合体主题活动清单

音乐节现场特色市集

结合文化旅游特色,昌平在音乐节现场设立特色文旅市集。为区内酒店、餐饮、网红打卡地、创意文化市集设立摊位,搭建多元共生、互利共赢的新消费场景。同时,在音乐节现场设置酒店、餐饮、景区导览图、特色商品展销区,并对音乐节游客开展关注抖音号,扫码进群可得景区免费门票等福利活动,引导观众关注并前往景区,助力我区文旅融合发展。

开通公交接驳专线

为方便市民前往明潮千帆音乐节,区交通局积极协调客运企业,做好公交客运服务保障,于9月15日-17日期间,开通未来科学城北站—明潮千帆音乐节公交接驳专线,运营时间地铁未来科学城北站始发11:00—20:00,发车间隔15分钟;明潮千帆音乐节始发21:00—23:00,客满即走。

公交接驳专线运营图↓↓↓

地铁未来科学城北站B口出

接驳车长这样↓↓↓

更多关于明潮千帆音乐节的信息

请点击了解

9月15日~17日

欢迎各位歌迷朋友来昌平

享受音乐与文旅盛宴!

更多视频,尽在北京昌平视频号,欢迎关注~

记者:向凌潇

部分内容来源:昌平商务、昌平交通运输

微信公众号:beijingshichangping


我,混迹音乐圈三十载,中年转行小说家,50岁带偏瘫父亲环游中国

来源:自PAI

这是《自拍》第447个口述故事

46岁那年,陈晓刚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了。

他从小学萨克斯,在音乐圈混迹了大半辈子,机缘巧合下开始写小说,无意间开启了“重生”的大门:300万字的《娱乐圈教父》,被数十万网友追更;根据亲身经历创作的现实题材《重回1985:东北往事》,带读者重回记忆中的澎湃年代。他给自己取了个东北话的笔名,“贼拉难受”,读者亲切地喊他老贼,他就沿用了下来。

“老贼”,成了他的新身份。开始写作之后,他才找到了自己的天赋所在,不管是收到批评还是表扬,他都乐在其中。“找到既喜欢还能赚钱的行业是很难的。我在40多岁时才找到了,有点晚,但是很庆幸终于找到了。”老贼说,写作能让他有机会把想讲的故事讲出来,还能给读者带来正向的影响,让他收获了很多满足感。

母亲因意外离世后,他决定和哥哥一起,带年过七旬的老父亲环游中国。父亲因病偏瘫多年,一直是母亲在照顾,他也一直想多带父母出门看看,母亲的骤然离世,才促使他终于把这件事提上日程。加起来172岁的父子三人,花42天游历30城,行驶近万公里。他把这段经历写成了游记,有读者在番茄小说看到后,说自己也想带父母出门。老贼觉得,能给读者提供启发和鼓励,他就没有白写。

对老贼来说,写作不仅开启了第二重人生,让他拥有了一个能支持家庭、又能发挥所长的新事业;也让他找回了人生的意义,一关一关过,为孩子树立好榜样。

以下是老贼的自述:

东北底色,是我的创作源泉

我叫陈晓刚,今年50岁,曾在音乐圈摸爬滚打多年,现在是番茄小说的作者,网友们亲切地叫我“老贼”。我基于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长篇连载小说《娱乐圈教父》《重回1985:东北往事》,被三十多万网友追更。去年,我和哥哥带着偏瘫的父亲环游中国,加起来172岁的我们行驶了近一万公里。

2023年6月,我和父亲在广西崇左市。

1974年,我出生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在哈尔滨东北方向300多公里。伊春地处小兴安岭林区,我小时候的生活就是最平凡的林区日常,冬天屋顶上的雪有半尺多厚,家家户户有院子,大家都要烧柴火。我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父亲在食品水产公司,母亲在市政设施处,家里三兄妹一放学就得帮父母劈柴、生火做饭。

八十年代初,我上三年级左右,家里那一片着了大火,把平房都烧没了,之后政府为我们重建了住所,这才住进楼房。在平房里住了十年,我的儿时记忆也和那个时代紧密相连:家里孩子多,放学回到家,邻里的孩子都要帮父母烧火、做饭;甚至小时候家里电闸烧了,我还会换电阻丝,再把闸推上去。

我18岁时,在伊春市北山公园。

我父亲赶上了当年的东北下岗潮,改革开放后,食品水产公司作为计划经济的一部分就不行了,他下岗以后开始干一些小工程,给人打工挣钱。当时,远在双城的我姥爷身体不好,我母亲只好停薪留职,和父亲带着妹妹去双城照顾他,家里三个孩子,经济状况十分紧张。

记得有一年我去双城过年,大年三十我爸都在外面工作,一回家,全身臭烘烘的。我后来才知道,他当时在给当地税务局的家属楼烧锅炉,大过年的大家都放假了,不巧下水道堵了,物业领导说谁能下去掏就给1000块钱,我爸自告奋勇了。1000块在当时可是个大数目,那一代父母为儿女付出的真是太多了。

2015年我父亲和母亲的合照。母亲在世时,我们虽然和父母分开住,但一家人关系非常亲近。

即便家里经济紧张,父母还是不惜代价地支持我们仨的教育。我从五年级开始学萨克斯,也算是机缘巧合。当时学校开运动会,音乐老师想组建个乐队,演奏国歌、运动员进行曲之类的,也可以培养一批孩子学音乐。也不知道怎么就给我选上了,给了我一支萨克斯,我印象很深,是鹦鹉牌,白色的。

那时候我也不太懂,觉得吵吵闹闹的挺有意思,就喜欢上了萨克斯。后来,我想走专业道路,家里要花钱买乐器,找遍了伊春市,才在百货站找到一支,花了一千多块钱。当时,我父母一个月工资才三十多块钱,是攒了很久,还借了几百块钱才买的。这个萨克斯陪伴了我好多年。

2002年,我在大连一家餐厅演奏萨克斯。

再后来,我来到了大连,继续在一些夜场演出。其实我不是狂热的音乐爱好者,讨生活而已吧!我之前一些搞音乐的朋友,很多现在也在干与音乐相关的事业,乐在其中,他们不会在意世俗的眼光,而我不是这样。

有一件事,我到现在印象都特别深刻。那年我在一家酒吧演出。有一次,台下坐了我之前一起组乐队的吉他手,我们用眼神打了个招呼。那一瞬间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我们以前一起在台上,他已经改行做生意了,坐在台下看演出,我还在台上给人正式演出前垫场。后来我就不演出了,先是在几家琴行教学,后来又开学校做生意了。

2006年的我。当时我已经不再演出,在大连开了家音乐培训学校。

回过头想想,其实我本来音乐天赋也不是特别高,就是傻练,老师就爱我这种,因为我会把作业完成得非常好。但真正有天赋的人,他可能听一遍就能吹起来,随意吹一些小调,就是好听。

我是发现天赋特别晚的人,四十几岁才意识到,自己的天赋是在写作上。以前在东北成长和学音乐的经历,是我重要的创作灵感来源,成就了我后来的写作道路。

中年转行,逐梦文学圈

我从2020年开始尝试写作,现在全职写作四年多了。但我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从小就有了,受家人影响,我爸和我哥都爱看书,我也从小就爱看书。中学时最好的朋友开了一间书社,我经常去租书看,后来关系好了就免费看,在他那看了好多的书。阅读的累积对于创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我爸和我哥都爱看书,我也从小就爱上了看书。

我是个小说迷,看第一本小说是五年级,我哥拿到家的金庸《笑傲江湖》第二册,看得我津津有味。对小说的爱好从那时一直保留了下来,不管换城市、换行业,一直没变,纯文学作品比如余华、刘震云、贾平凹、莫言我都喜欢看,后来又看网文,特别喜欢的作者有月关、骁骑校、打眼、孔二狗、小桥老树等等。

我家里的书架,收藏了我多年来看的文学作品。

我很早就尝试过写小说,但是都没发表过。小学六年级我写小说,写的是同学们穿越了。后来2004年又写过一个小说,写了几十万字,但是不知道上哪发,也没发表。第一次发表作品是2020年,3月10号发了《都市无赖神仙》的第一篇连载。

那时候,番茄小说还不叫番茄。当时因为疫情封闭在家,我经常看今日头条,它上面有个小说网,还有一个“老王聊网文”的账号讲网文,我就动了写作的念头。我在家也没事,父母来大连过年,天天看电视,孩子在楼上上网课,我才把这个爱好又捡了起来,开始写小说。

在家里的小院写作。疫情在家的难得闲暇,开启了我的写作生涯。

可能和性格有关,我一本玄幻的书都没看过,所以在写作上,我的创作题材基本上也都是现实作品,虽然有的加了重生和穿越的元素,但它的底子都是现如今这个社会。

在网文写作中,最受欢迎的题材是玄幻、仙侠,再往下才是重生和穿越。而我写的《重回1985:东北往事》这种怀旧题材其实是不吃香的,一般年轻人可能根本看不下去。原因是,小说里的人物习惯、做事方式他可能看不懂,也无法理解。所以这种题材一般都会写成重生,因为重生就会有期待感,人物有了先见之明和超前眼光,才能弥补过去的遗憾,吸引读者读下去。

2022年时,年代文很火。我根据自己生活在八九十年代的经历,创作了《东北往事》。

我自己的生活经历,是我创作现实题材作品最好的灵感来源,我创作的很多人物也有原型。其实我从来没想过把自己框在“东北题材”这个范围里,但我一开始写,字里行间都带出了东北味儿,一本本写下去,就形成自己的风格。我经历过的年代,我自己就会有印象,记不住的问朋友、查资料都可以,力求准确,肯定不能生编硬造,误导读者。

我写的每一本书,其实都是有一种倾诉的欲望。第二本《娱乐圈教父》,也和自己的经历息息相关。我从小到大从事音乐专业,在这个圈子有些涉猎,对音乐的专业知识、在外面跑场表演这些事我也都了解,小说写的就是一个穷困潦倒、混迹夜场演出的男人,在重生后的发家奋斗史。

2005年,我和两个好朋友组了爵士乐队。在酒吧、夜场演出的经历,被我写进了第二本小说《娱乐圈教父》。

《东北往事》很受欢迎,很多读者建议我接着写,不要完结。但我感觉,我肚子里的故事已经讲完了,再写就会重复自己,想换个题材,才开始写《贼道》。

“贼”这个话题很不好写。这是一个很招人恨的职业,我要加家国情怀的内容进去,人物也要有成长,故事才会好看。另外我还设计了一些细节,比如说集齐钥匙找宝藏、寻亲的线索,这些暗线、支线都连在一起了,故事就丰满了很多。

这本书是我目前阅读量最高的一本,虽然是江湖题材,但跟上本书之间有很大联系,之前的人物在这本书里也出现了,故事的基底仍然是现实社会。正因为此,读者们能在我的书里看到过去的自己,或者身边朋友和玩伴的影子,就像是亲身经历一样,能引发他们的共鸣。

儿时和哥哥的合影。七八十年代的生活记忆,是我和很多读者共享的年代密码。

这也是我写作最看重的地方,我希望能用最简单的文字最准确地描述一个事实,传达微妙的情绪,让大家能有画面感,代入故事的情节,过度的遣词造句反而会喧宾夺主。

50岁带偏瘫父亲环游中国

除了中年转行写作,我去年还实现了另一个长久以来的心愿,就是带偏瘫的父亲去旅行。我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但是他们倾尽全力把我们拉扯大、支持我们发展;现在他们老了,不管是生病也好,年纪大了不能动也好,我肯定要在身边照顾,就像他们小时候照顾我们一样。

我爸得这个病已经十二年了,2012年春天,他回伊春老家突然犯的病,从床上掉了下来,是心脏房颤导致的脑梗,因为房颤不敢打通血栓的药,耽误了治疗时机,导致半身不遂,也丧失了语言能力,无法正常交流。

父亲生病后,出行主要靠轮椅,虽然行动不便,但他很喜欢出门看风景。

父亲生病之后,主要是我母亲照顾他,二老住在哈尔滨,我们一家住在大连。虽然没住在一个城市,但我们关系特别亲,逢年过节都会一起过。父亲生病后在太阳岛做康复,那两年我每一两个月就会跑一趟。他身体不便,之前我和我哥带他们出去的不多,真正促成这次带父亲环游中国的,是我母亲的突然离世。

2021年,我母亲因为车祸意外去世了。她的离开给我们一家人触动都挺大的,因为太突然了!子欲孝而亲不在,我们怕了。父亲病了这么多年,年纪也大了,应该带着他出去看看,不留遗憾。专职写作后,我的时间比较灵活,晚上在酒店也可以写作,带父亲出门游历才成为了可能。

带父亲在广西崇左市旅行。他依靠栏杆自己走动。

去年5月,我和我哥两个人轮流开车,带着父亲上路了,42天去了11省的30座城市,行驶了近一万公里。我和我哥在前面开车,想着让他躺在后面舒服一点,但他愿意坐着,因为这样就可以看沿途的风景。

我们去年环游的大致路线。从大连出发,我们一路前往西北,途径西南、东南,又回到了在东北的家。

从山西到云南,福建到山东,我们去了很多古城,因为在古城才能看到不一样的建筑,体会到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这一个半月在路上的时光,给了我全新的体会:走了一圈,真正感受到了地大物博的感觉,全国的高速路网络可以说是畅通无阻;但同时,一些细小的地方却阻碍重重。比如说我们在古城里想要推着父亲的轮椅,发现有些地方只有台阶、门槛,无障碍设施根本用不了。

我们和父亲在四川凉山的会理古城。我们去了各地的古城,相比于标准化建设的城市,古城保留了更多的地方特色。

另外,这次旅行给了我们爷仨持续相处的机会,也带给我们改变,尤其是我哥的改变最大。以前,他不和我们一起生活,也不知道怎么照顾父亲。这次我们一起出去都是开两间房,我晚上还要写作,他负责照顾我爸,走了一圈,他现在给我爸刷牙、洗脸,照顾上厕所、洗澡都会了。

在整个旅行过程中,我都尽量做一些记录,早就想好了要把这段经历写成游记。结束旅行后,我开始整理笔记,然后写出来发在番茄小说上,一共写了五万多字。

说实话,游记的关注度肯定会比小说低得多。但我写这份游记,主要是给自己做一个记录,毕竟我和我哥也是年过半百的人了,带着年过七旬的父亲出门看看,确实很不容易。写游记是一种更为本真的记录,不能在乎流量,更不要在乎赚钱,能在这个平台上发出来,让更多人看到,我觉得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把带父亲去旅行的经历写成游记,不仅是给自己的一个记录,对读者也可能是一种正向的鼓励。

很感谢番茄小说的编辑大江帮我完成了这个心愿。在我写之前,我就说,不管有没有人看,只要能发,我就愿意把它写出来。虽然说阅读量和我其他的作品没法比,但每天还是有人看,每天都有人留言评论,看完了想和我互动交流。甚至有人说也想带着父母出去走一走,我就觉得自己没有白写。

今年,我们又带着我爸在北边环游了一圈,20多天,去了嘉荫、黑河、漠河北极村、呼伦贝尔大草原。明年,希望能坐火车去一趟俄罗斯,也希望能把“带着父亲去旅行”继续下去。

重生之我是“番茄小说家”

写作这件事,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不少改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我感觉自己能给儿子树立一个更好的榜样。包括我们带父亲出去旅行,他虽然因为要上学,没法和我们一起,但是我把这个经历写下来,说不定以后有一天他看到了,也可以给他一些启发。

以前我开学校、做生意,只是给他带来了物质生活的变化。但写作不一样,带给孩子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正向力量。开始写作后,我第一年就加入了大连市作协,他觉得爸爸好厉害。写作对我来说,一方面是能够给孩子提供生活上的保障,另一方面是就像“升级打怪”一样,让我儿子也能看到我的“进阶”:加入市作协之后,我第二年又去申请省作协,没通过,第三年又去申请,通过之后把证书给儿子看。今年,我又加入了中国作协。

与儿子三岁时的合影。在他上小学前,我们在北京生活,后来为了他上学又回了大连。

我一关一关地过,也想让我儿子知道,爸爸在努力提升自己,给孩子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和精气神。同样的,我也开始思考写作的价值,我总感觉,一本书如果不敢让自己的孩子看,就不是什么好书。

在我写第一和第二本书的时候,我其实没太考虑这方面的想法。但到了第三本书写《东北往事》,我就开始思考,一本书一定要能让孩子看,才是好作品。在这本书里,主角对待爱情从一而终,勇于承担家庭责任;到了第四本书,我又加了家国情怀的内容。写书创作,还是要传递正向的价值观,作为写作者,我创作的生命力也会更加坚韧。

在中国的最北边漠河。和父亲一起旅行,也让我有机会体会大江南北的风土人情,为我的创作提供养分。

人到中年,找到了写作的人生方向,我自己也像是“重生”了一样,生活彻底地改变了。以前,主要是为生活奔波;现在写作成了主业,大多数时候都坐在家里,但这种变化却是非常自然而然的,就像是命运的安排:它和我的生活紧密地编织在一起,不仅能提供一份收入,让我有了灵活的时间照顾父亲,更多的,是让我找到了人生的满足感。

除了照顾我爸,每天从上午十点到晚上十点,我的时间几乎都花在了写作上。我写作其实比较慢,不厌其烦地改,过去的四年多里,我平均每天发表五千多字。从2020年开始连载,我没有一天断过更,更没有请过一天的假。

我的书房。除非出门在外,我每天都会在这里写作到晚上十点。

我觉得对于读者来说,读小说也就像是看电视连续剧。我会在每天中午11点更新两章,我在后台也能看到,很多人就是习惯到中午11点打开番茄,看到我已经更新了,就可以把这两章连着看完。

读者的肯定也是我一直坚持写作的重要动力。我喜欢在作品里塑造群像,人物比较立体,很多读者十分喜欢,会总结出一些东西,写很长的评论给我。我看到了,发现他写的比我写的还好,我可能都没想那么多,这就给我很大的鼓励,在之后塑造人物方面我也会参考这些看法。有时候,读者也会给我挑错,比如说某个人名或某个字错了,我就给评论点个赞,赶快改回来。

2012年,带还不满两岁的儿子回老家伊春。写作让我有机会不断突破自己,成为能让儿子骄傲的父亲。

最近,我也一直在思考下一本书的题材,不想重复自己,希望能给读者新鲜感。之前的三本书,虽然说也是小有成绩,但都不算大火,我自己是不满意的。我现在就在考虑,能不能在题材、内容还有背景上做出突破,把写作的天花板往上顶一顶。

搞了半辈子的音乐,人到中年,突然之间一下转行写小说了。我特别高兴,终于找到了自己最喜爱和最擅长的点。以前做的事都感觉不快乐,可能就是因为找不到自己。但写作不一样,我在创作的过程中,尤其在写每一本书开篇几章、创作一个全新世界的时候,是特别开心的。

对任何人来说,找到既喜欢还能赚钱的行业都是很难的。我在40多岁时才找到了,有点晚,但是也很庆幸我终于找到了它,一个既能保障家庭和孩子的生活,又能让我有成就感、收获自信的行当。

*本文由陈晓刚口述整理而成,文中照片除特殊注明外均由本人授权提供。

陈晓刚 | 口述

高 栅 | 撰文

猫 基 | 编辑?

责任编辑:
热门阅读排行
© 手表常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