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民生所盼 实施民生实事 增进民生福祉公共服务持续“上新” 让温暖走进群众心坎里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民生所盼 实施民生实事 增进民生福祉公共服务持续“上新” 让温暖走进群众心坎里,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民生所盼
在今年市两会上,作为百姓的“代言人”,代表、委员热议民生关切,展望美好图景,畅谈未来打算,凝聚起团结奋斗、向着美好生活不断前进的信心与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的一年,昆明市扎实开展“大调研、解难题、抓落实”工作,开设医院夜间门诊、缓解海埂大坝“观鸥季”交通拥堵等举措,获人民群众点赞……社会保障不断加强、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安全基础不断巩固、社会治理不断完善,338个“民生小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发展惠及于民,城市更有温度。新的一年,昆明市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好年度10件惠民实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民生所盼变为现实。
教育发展迈出新步伐
办好教育,事关发展之本、和谐之要、民生之基。一年来,昆明市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扩大,新增34个基础教育集团,提供优质学位10万余个,产教融合迈出新步伐,成立3个产教联合体、7个产教融合共同体,高中教育质量水平保持西部省会城市前列。
路小军委员提到,一方面,通过建立教育集团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发展普通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市域产教融合共同体,解决教育发展的堵点、痛点问题;另一方面,积极打造“产业高地、实力春城”,做到产教融合、职普融通、校区合作、科教融汇。
高富英代表介绍,无论是集团化办学的推进、“公参民”改革的推进,还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昆明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都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绩。她建议,持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投入,尤其是加大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投入和支持,进一步优化和改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信息化条件,同时健全机制、完善办法,有效推进集团化办学,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昆明特色的集团化办学之路。
杨丽、刘高升代表建议,要进一步推进落实“双减”政策,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持续优化考核结构体系,通过教育评价改革,给予学校校长更多自主权,引导学校更加注重班级整体能力的提升,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个人品质的养成;要加强指导检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进一步提升课后延时服务保障能力,压减压缩非必要“进校园”活动,减少各类“创建”对学校教学的干扰。
市政协常委厉鸿华介绍,2024年,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将继续聚焦教科卫体民生领域,开展专题协商、视察和民主监督。在教育体育领域,聚焦当前群众关注的中等职业教育,深入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企业实地调研,与政府相关部门开展专题协商。同时,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发挥好教育体育、医卫界别专家及委员专业优势,为加强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建言献策。
解除看病后顾之忧
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惠民政策,可有效减轻个人就医负担,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昆明市将全面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坚持把门诊共济、信用就医、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出生即参保等惠民举措办实办好,进一步减轻人民群众就医负担。
和银凤代表认为,应深入研究城乡医保缴纳机制,动态调整医保个人缴费,提高普及率和吸引力,可以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当放缓群众个人缴费标准增幅。各地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认知、认可医保相关政策,加快医保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及各类就业人员延伸,实现应保尽保。
雷用成委员建议,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对医保“两定”机构的事前事后监管;统一各级医保经办机构审核标准,包括病种和慢性病辅助用药及相关用药范围标准;强化事前事中管理,加强对“两定”机构的常态化培训,做到事前告知、事中预警;弱化事后处罚,建立市场容错机制,促进行业有序发展。
打开就业新路子
就业事关千家万户生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将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5万个,城镇新增就业14.5万人,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守住千家万户的幸福“底线”。
张琼兰委员建议,各企业要积极设立“高校生实训基地”,人才培养需要满足企业需求,脱离这个前提,人才就失去了承载的组织。在一些中大型企业开设实训基地,开放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渠道,让大学生更早、更深入地接受职场历练。张琼兰委员还认为,当前部分毕业生仍持有精英化的就业观念,导致“慢就业”“缓就业”问题越发突出。校企双方应进一步拓展合作的深度与广度,通过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和创业机会,让其在工作中体验和了解相关职业,帮助大学生精准定位就业走向。
陈科含委员建议,设立职业辅导中心为初入职场的就业者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咨询服务。在她看来,从学校踏入职场时,职场新人往往缺乏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容易在人际关系处理、职业规划等方面出现问题。同时,由于技能和经验不足,他们也面临着工作压力和心理困扰。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就业者的个人发展,还容易引起劳资矛盾。“为初入职场的就业者提供职业辅导和指导非常重要,以便他们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她表示,要充分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职业导师计划,鼓励经验丰富的职场人士担任初入职场就业者的导师,分享职业知识和经验。通过与导师的职业经验交流,就业者将更好地了解职场环境、提升职业能力。
记者陈思伊 吕文康 孙潇 董宇虹
杜仲莹报道
实施民生实事 增进民生福祉公共服务持续“上新” 让温暖走进群众心坎里
转自:中国吉林网
公共服务关系千家万户
只有持续不断改善和保障民生
发展才有强大且厚实的根基
今年以来,吉林省回应群众期盼,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各项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有序。
一个个民生承诺变成一件件民生实事,百姓的幸福指数也进一步得到提升。
“构建15分钟医保服务圈”
“医保服务下沉对我们来说,真是太好了。”长春市民何先生告诉记者,以前办理医保相关的事情,需要跑到很远的大办事厅,排队等待,费时又费力。现在,家附近的街道就能办理大部分医保业务。
在长春市二道区东惠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很多居民从附近赶来办理业务,在15分钟的路程范围内,就能办理医保业务,快速又方便。
“医保服务下沉,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办理医保业务,提升了医保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工作人员范静霖表示,医保业务下沉,不仅给百姓带来了更多便利,还增强了老百姓对医保政策的知晓度:基层工作人员在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能更直接地向老百姓宣传最新的医保政策,让大家及时了解并享受相关福利。
“拧”紧百姓家中的“安全阀”
“安装了这个报警与切断阀联动系统真的太好了,以后我们就可以放心了,也更有安全感了。”长春市某面馆李老板开心地说。
长春燃气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提高安全性,工作人员对该门店进行了“阀管”改造,改造后,还为该用户加装了报警与切断阀联动系统。一旦探测到有燃气泄漏,会自动切断气源,随时随地保障用户的使用安全。
今年以来,省住建厅多措并举,推动瓶装液化气居民用户“阀管”改造、餐饮等用户报警切断装置加装。制定“阀管”改造清零行动方案,编制改造技术、器材选型基本要求等手册,全面排查,建档立册,计划推进,多渠道筹措资金,宣传引导用户主动改造。
“2024年,我们已改造瓶装液化气居民用户‘阀管’80.45万户,超额完成50万户年度目标任务,加装餐饮等用户报警切断装置5.59万户,预计年底前基本实现动态清零。”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110条客运班线公交化
如何满足人民群众在交通出行领域的新需求、新期待?
近年来,省交通运输厅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推进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开通公交化改造线路1237条,长春市与所辖外6县(市、区)及吉林、舒兰、辽源、伊通、长岭已开通城际公交,长春市一小时经济圈城际公交网络已基本形成。
延边、白山、通化等地以市州为中心,基本实现了地区至所辖县市的公交化改造。
各县市积极推进县域内公交化改造,满足城乡居民均等化的公交出行需求,双阳区、延吉市、乾安县等12个县市已率先实现全域公交。
今年,吉林省将开通110条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路线,目前,已经改造91条。
公交化改造线路以票价低、班次多、服务好的优势吸引了大量客流。据统计,公交化改造后,票价平均降低20.8%,发车班次增加31.3%,客流量增加32.2%,企业效益明显好转,从业人员收入得到了保障,有效激发了客运市场活力,实现了政府、企业、社会、乘客多赢的良好局面。
法律援助“百千工程” 让服务看得见、摸得着
2024年,吉林省法律援助工作已经连续开展14年,被列入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和民生实事。
自“百千工程”开展以来,吉林省法律援助机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全省建立1100个法律援助联络点,向基层延伸法律援助服务,让更多需要获得法律援助的特殊群体,就近就便获得法律援助。
近日,东丰县拉拉河镇法律援助联络点负责人联系东丰县法律援助中心称,白某某与子女发生赡养费纠纷需要法律援助。
据了解,白某某现年75岁,双目失明,无劳动能力,无固定收入,生活不能自理,需专人照护。但五名子女互相推诿,无人履行法定赡养义务,也拒绝支付赡养费。
接到求助信息后,东丰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带队来到白某某的住所,现场立案受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老人的五个子女意识到,赡养老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为人子女的法定职责和义务。最终,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五名子女与白某某达成了赡养调解协议,协议内容完全实现了老人的诉请,真正做到了“调如所请”。
老人白某某激动地说:“法律援助制度和政策是真正给老百姓排忧解难、为民办实事呀!”
深化便民、利民、惠民措施,“百千工程”为群众提供了更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
截至7月末,全省共建立1210个法律援助联络点,全省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万余件,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让法律援助服务看得见、摸得着。
向水而行 生态惠民
盛夏,从四平市的南北河到东辽河,从招苏台河到西辽河两岸,从承载乡愁的家乡河湖,到穿村入屯的千百溪流,涓涓碧水在沃野田畴间迤逦穿行。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水平,提升农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制定方案,力争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任务。
今年以来,吉林省各地向水而行,加大农村污水治理力度。
多元化推进污染防治。延吉市小营镇五凤村,投资644.79万元,采用集中收集转运方式处理农村生活污水。通过农村污水治理工作,五凤村的农村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污水乱排乱放现象得到有效遏制,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环境整治再发力,和美乡村焕新颜。安图县明月镇龙林村,针对人口少,居住分散情况,采取制度管控模式治理农村生活污水。
规民约、红黑榜,以及“积分超市”兑换制度,充分调动村民保持环境、清洁环境的积极性, 结合河长制常态化监督“四乱”滋生,真正实现了“三基本”的成效,使整个村、屯、河湖沿岸变得干净整洁,焕然一新,充满生机。
截至7月底,2024年已新增完成515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治理(管控),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为助力地方解决资金难题,省生态环境厅筹集中央及省级资金7055万元,优先支持一批条件成熟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并推动10个项目纳入中央及省级储备库,总投资约1.25亿元。
“互联网+明厨亮灶” 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厨房分区明确,厨具、菜品摆放井然有序……通过“云上巡查”,吉林省校外供餐单位厨房在全天候监管中,这也让用餐单位安心、放心。
吉林省采用校外供餐单位送餐的学校有292家,日供餐量约40万份,约占在校用餐学生总数的1/10。
从2019年开始,吉林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截至目前,学校食堂和校外供餐单位100%完成。
为推动餐饮安全监管由注重结果监管向注重过程监管的转变、实现违规行为第一时间发现并有效控制,从今年起,省市场监管厅组织开展“互联网+明厨亮灶”升级改造。
升级改造后,可有效解决原材料管控不到位、加工环境不卫生、“三防”设施不规范等制约校园食品安全的重点问题,保障在校师生饮食安全。
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升级改造,构建“7x24”小时“云上巡查”系统,有效缓解基层监管力量不足的压力,解决“重点监管谁、主要监管什么”等问题,推动实现由传统监管模式向数字化监管模式的转变。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陈志文
图片来源于受访单位
初审: 梁欢欢
复审: 郭帅
终审: 陈尤欣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 300斤棕熊偷吃粮食被卡进塑料桶 网友:救援时人和熊都害怕极了 救命!我在海边被“塑料袋”蛰了!
- Arla携手索地雅,全球两大乳业巨头合作,加码中国奶粉市场野心彰显 断奶期如何养护体质弱的宝宝?口粮可在奶粉排行榜十强中选
- 快消品头部品牌如何设计“营销数字化平台”? 快消品头部品牌如何设计“营销数字化平台”?|crm|erp
- 打通情绪这堵墙 知名心理专家开讲“教师如何做好情绪管理” 名校MBA卖老酒:6年开8店、询价小程序涨粉20万+,他如何做到?
- 社交巨头微信:面对即时零售,为何如此 “小心翼翼”? 大品牌彰显强实力,ZCAR竹子买车引领汽车新零售未来
- 孩子梦想做“网红”,该担忧吗? 生产工单系统如何帮助企业控制成本?
- 中华美食之旅:探寻阿胶黄芪奶粉的香醇诱惑 盛健羊乳全产业链布局助力品质升级,高钙羊奶粉引领行业新风向
- 青春期亲子关系问题如何解决?成都这个圆桌论坛上医生和心理专家都来“支招” 观察财政政策将如何做好“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