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相册丨“妈妈,明天是医师节,您知道吗?” 时光相册“中原粮仓”的丰收记忆,都在这些照片里了
时光相册丨“妈妈,明天是医师节,您知道吗?” 时光相册“中原粮仓”的丰收记忆,都在这些照片里了,
时光相册丨“妈妈,明天是医师节,您知道吗?”
穿过四川大学华西妇产儿童医院门诊大厅外熙熙攘攘的人流,径直走到一旁的长廊边,在左手边第一尊铜像前停住,89岁的谢蜀祥医生轻轻抚摸着铜像,思绪万千。
8月19日是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在医师节来临前夕,谢蜀祥特意来看看母亲的铜像,怀念与母亲一起工作生活的时光。
2024年8月14日,谢蜀祥在四川大学华西妇产儿童医院内与母亲乐以成塑像合影。
“妈妈曾启发我医学的梦想,也曾带领我坚定地前行,更在平凡的日子里点亮我的工作生活。”提起母亲的点点滴滴,谢蜀祥非常感慨。
眼前的铜像身姿挺拔,右手握着胸前的听诊器,坚定地望向前方……在谢蜀祥的记忆中,身为医生的母亲脸上经常浮现这样执着的表情。“母亲是一个严谨坚毅的人,她经常跟我们说,医生就是要一辈子学习,停不下来的,因为医学在不断进步。”
谢蜀祥的母亲乐以成教授是我国妇产科学的先驱者和开拓者,在妇产医学界享有盛誉。
20世纪80年代的乐以成。
1932年,乐以成获得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并同时获得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为四川首位医学女博士。她从医60年,长期从事妇产科医疗、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实践着终生奋斗的誓言:“为妇女同胞解除疾病痛苦,为每一位母亲和每一个孩子送去健康。”
1932年,乐以成(一排左二)在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博士毕业。
20世纪70年代,乐以成(左)和助手一起修订书籍。
20世纪70年代,乐以成(左三)带领青年医生为病人诊断。
深受母亲影响,谢蜀祥从小也立志成为一名妇产科医生。
1957年,她从四川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就一直留校从事妇产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60年。在此期间,她还多次到西藏和四川农村开展巡回医疗服务。
1952年谢蜀祥大学入学时的照片。
1975年,谢蜀祥(左一)在西藏昌都为患者做手术。
在妇产科学领域,母亲乐以成在外伤性妊娠子宫破裂的治疗研究和内分泌与生育关系的研究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作为四川大学华西妇产儿童医院“华西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女儿谢蜀祥在生殖内分泌领域也颇有建树……母女俩共守“医”心,接力奉献,托起生命的传承。
乐以成著作。
“我们不仅是母女,还是共事30年的同事,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谢蜀祥说。
这是一份跨越两代人的接力。母女俩学医从医,变的是与时俱进的诊疗能力,不变的是她们的坚守。
20世纪50年代,乐以成(中排左四)与科室同事合影。一排左二为谢蜀祥。
20世纪80年代,乐以成(右一)在接诊患者。
20世纪70年代,谢蜀祥(左)在接诊患者。
虽然已89岁高龄,但谢蜀祥思路清晰、腿脚灵便,每天坚持读书看报,每周还定期坐诊带教,培训年轻医生。
2024年7月31日,谢蜀祥在家中查阅资料。
2024年7月31日,谢蜀祥在家中看书学习。
2024年7月31日,谢蜀祥在家中留影。
2024年8月2日,谢蜀祥(左)在四川省生殖健康研究中心附属专科医院与同事讨论患者治疗方案。
“谢老师非常耐心,对病人很热情,经常亲自手写病例,跟着她看门诊,我们学到很多。”作为学生,四川省生殖健康研究中心附属生殖专科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何庆对老师充满崇敬之心。
“当医生就是要认真,要对病人好,这是一辈子的事情。”提起当医生的初心,谢蜀祥非常坚定。
2024年8月2日,谢蜀祥在四川省生殖健康研究中心附属专科医院接诊患者。
2024年8月2日,谢蜀祥在四川省生殖健康研究中心附属专科医院安慰患者。
她还小心翼翼地保留着母亲乐以成50年前写给她的一封家书,在信中,母亲仔细叮嘱了做手术的注意事项之余,还不忘勉励她,“千万要经得起考验,不要灰心丧气,万里长征才开始第一步”。
是同舟共济的家人,也是言传身教的老师,代代相传的不仅是知识和技术,还有作为医生行医救人、无私奉献的职业信仰。
20世纪70年代,乐以成(右)指导谢蜀祥做手术。
医者仁心,代代相传,秉承母亲的精神,谢蜀祥也期盼,将医学知识和信仰传递下去,培养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记者:刘坤 董小红
制作:方欣 张铖
发布于:北京
时光相册“中原粮仓”的丰收记忆,都在这些照片里了
“民以食为天”
中原大地
希望的田野上
耕耘与收获四季轮回
拼版照片:上图为1965年,河南林县(现林州市)上陶大队第四生产队的社员在碾麦打场(新华社记者 杨丙文 摄);下图为2020年5月29日,在河南商水南陵村的一处麦田里,一位“麦客”将收割脱粒后的小麦直接装车(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翻阅一组组照片
走进“中原粮仓”的丰收记忆
拼版照片:上图为1999年,满载着参加跨区收割小麦作业收割机的专列从石家庄铁路分局正定火车站开出,将河北深州、藁城等地农民的120多台收割机运往河南开封(新华社记者 周文广 摄);下图为2020年6月2日,在河南周口黄泛区农场九分场,农机队伍准备出发(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拼版照片:左图为20世纪50年代,河南郾城万金公社社员在踩水车浇田(魏德忠 摄);右图为2017年3月9日,在河南浚县王庄镇一处麦田里,自走式智能喷灌机在进行喷灌作业(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河南
中国农业大省
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
全国1/10的粮食 1/4的小麦
名副其实的“中原粮仓”
拼版照片:上图为1963年,河南郾城裴城车站粮食收购站,堆放着大批农民交售的原粮(新华社记者 杨丙文 摄);下图为2018年11月27日,在河南临颍一家方便面生产企业,工作人员在车间流水线上作业(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新中国成立后
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
河南农民的日常劳作发生了很大改变
拼版照片:上图为1954年,河南开封农民在用传统的畜拉步犁耕地(吕学召 摄);下图为2019年7月26日,洛阳一拖集团生产的纯电动无人驾驶拖拉机准备做耕地测试(潘郁 摄)。
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
“科技”加持
手机摇身变“农具”
拼版照片:左图为1961年,河南新县陡山河乡的技术员在进行田间调查,确定小麦选种地块(新华社记者 张青云 摄);右图为2021年4月14日,在河南商水一处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邱守先使用手机操控设备对小麦田进行自动喷灌(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5G+智慧农业”
让农民“掌上务农”“云端务农”成为可能
拼版照片:左图为20世纪50年代,河南荥阳广武农业社社员在测量、记录地温(谢延华 摄);右图为2021年4月14日,工作人员在河南商水农业物联网控制中心内工作(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1986年,河南浚县农机公司组织服务队走村串乡义务修理农业机械(新华社记者 唐茂林 摄);下图为2020年9月4日,河南汤阴“精忠飞防大队”飞手在操作植保无人机(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高标准农田建设稳步推进
气象监测设备
高效节水灌溉系统
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不断推动农业动力变革、效率变革
拼版照片:上图为1981年,河南兰考爪营公社爪营三大队购买了12部喷灌机,在抗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小麦获得丰收(新华社记者 朱广智 摄);下图为2020年4月24日,在河南省浚县30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区内,大型喷灌机在进行喷灌作业摄(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20世纪50年代,河南偃师万亩丰产区开镰收割小麦(新华社记者 唐茂林 摄);下图为2021年6月6日,在河南周口黄泛区农场九分场的麦田里,农机手操作收割机收获小麦(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拼版照片:左图为1959年,河南黄泛区农场员工在堆放刚收打的小麦,准备入仓(新华社记者 杨震河 摄);右图为2018年6月4日,在河南黄泛区农场,工作人员将刚收打的小麦过筛后直接装车,准备运往粮库(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1971年,河南禹县(现禹州市)生产的大批粉碎机准备运送出厂(蔡玉琦 摄);下图为2012年9月12日拍摄的河南洛阳一拖集团东方红拖拉机生产线(新华社发)。
拼版照片:上图为1982年,河南沈丘纸店公社纸店大队13生产队的社员用集体的手扶拖拉机碾打小麦(新华社记者 朱广智 摄);下图为2024年6月5日,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举行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旨在规范节粮减损操作技能,减少粮食在收割环节的损失(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近年来
河南省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保障粮食丰产丰收
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
续写新时代的丰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