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gap搭子!腾讯综艺上新,创造触手可及的gap time 20242025 养老金融新趋势
新gap搭子!腾讯综艺上新,创造触手可及的gap time 20242025 养老金融新趋势,
新gap搭子!腾讯综艺上新,创造触手可及的gap time
2024年6月13日,腾讯综艺新赏会在上海召开。随着综艺市场全面进入提质增效发展阶段,在主流化、精品化、“文化+”特征加持下,高美誉度热播综艺节目占比及用户参与度大幅度提升,释放积极信号,综艺市场或将再度扩容。
在综艺市场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发展时期,腾讯综艺始终认为看到用户情绪才是最重要的。
腾讯综艺始终关注“当下”的用户需要什么,“当下”的用户在追逐什么,而2024年,「短逃离」这个词在年轻用户中就很火,它是“短暂离开现在的生活环境”的一种新潮生活方式,也就是「gap」。
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韩志杰表示,综艺节目反映当下的特点,非常灵活的创作周期,正好可以给用户提供这样一个gap time。
基于对内容制作和用户情绪的洞察,韩志杰提出了腾讯综艺的年度目标——「创造触手可及的gap time」。紧接着,韩志杰从【Meet time 】、【Show time】、【Haha time】三个内容板块出发,阐释腾讯综艺如何为用户创造触手可及的gap time。
去年腾讯综艺推出的全新户外综艺《现在就出发》获得了广泛的喜爱和认可,沈腾和他的朋友们一起探索大自然的过程,既展示了全国各地的精神旷野,也成为用户的情绪港湾。
今年腾讯综艺将呈现更多这样的老友相聚的【Meet time】,其中《治愈星球》洞察都市人的内卷疲倦和逃离欲望,前往远方开启未知的秘境之旅;《太阳市集》谢娜和武艺带来的“情绪效应”,让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重新找到内心的晴空;《团建不能停》联动《五十公里桃花坞》650电台出圈热点。
《热闹的院子》《现在就出发2》将成为用户的精神旷野和情绪港湾,新老朋友回到老家寻找童年记忆;《五十公里桃花坞4》《毛雪汪》《奇遇人生3》《心动的信号7》《焕新环游传》《想开了!花园》也将以各种方式治愈用户的身心,在这些meet time中,观众们可以和熟悉的朋友相遇,和向往的风景相遇,和松弛的情绪相遇,也和更自在的自己相遇。
【Show time】板块集结竞技选秀、职场观察、体育比拼等热门元素;从多维度展现青年一代的蓬勃朝气和奋斗力量。
《奔赴!万人现场》集结亚洲顶级音乐人,在万人舞台展现Live实力;《超新星运动会5》再度以跨界形式打造青春体育盛事,百余位艺人化身运动员,在比赛中竞速争先;《开始推理吧2》既满足了推理类用户的硬核追综需求,也通过探讨人生至暗时刻、执念等社会话题引发泛文娱观众的共鸣。
演技竞演类的扛鼎之作《演员请就位3》火热回归,30位演员接受4大导师的专业指导,以敬业态度和真挚演绎感动观众,角逐"年度最佳演员";《战至巅峰3》则深入电竞俱乐部,呈现电竞选手的蜕变历程。
熟悉的节目《令人心动的offer6》继续聚焦职场新人成长,迎来崭新的故事;同时推出新节目《鲜活畅游团》音综精英为初心集结再出发,无论是艺人还是素人,无论是自己的本职还是兴趣,人自我实现的时刻都能充分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这些展示出一面向外释放艺能,一面向内探求故事,与观众共同成长。
喜剧综艺依然是腾讯综艺最重磅的板块,今年腾讯综艺推出了腾讯综艺喜剧综艺排播带「笑吧」,建立了腾讯视频喜剧综艺单元IP形象,这就是腾讯综艺向用户提供的可以看见快乐,也可以释放烦恼的【Haha time】。
其中《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阔别两年强势回归,集结脱口秀一线卡司和跨界嘉宾,在全新舞台尽情施展才华,用欢乐段子聊生活悟人生;《单排喜剧联盟》则开创"单口相声"全新赛制,为脱口秀演员搭建个人竞技舞台,发掘年度最强喜剧人。
另一档重磅喜剧新作《恋爱般的喜剧》由腾讯视频与开心麻花联手打造,沈腾、马丽等国民喜剧CP领衔,携手12位新人演员二创经典戏剧IP,打磨新一代喜剧搭档。
此外,《极限故事王》以全明星阵容演绎影视剧桥段,通过极致反差制造爆笑;《斗笑社3》则升级"相声特训",以全能挑战助力喜剧人出圈。
无论是已经上线的《非常敢想队》《轻轻松松喜剧节》,还是已经在路上的《喜人奇妙夜》《喜剧大会》都展示了腾讯综艺丰富的喜剧综艺储备和创新力度十足的节目形式。腾讯视频用优质而多元的喜剧内容供给,来提供更为垂直的情绪价值,以及提高喜剧综艺创新的整体水平。
在即将到来的暑期档,腾讯综艺也为用户准备了充足的节目,在播节目《五十公里桃花坞4》《非常敢想队》《开始推理吧2》。
在路上的《喜人奇妙夜》《奔赴!万人现场》《焕新环游传》,以及《战至巅峰3》《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朋友请吃饭 2》《超新星运动会5》……全方位涵盖喜剧、生活、竞技等多种品类,力求为观众在闲暇时光带来欢乐、治愈、燃情的多元情绪体验。
在当前综艺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头部平台强者恒强的态势愈发明显。作为行业领先者,腾讯视频在流量规模、用户忠诚度、商业变现能力等方面建立了显著优势。
依托这些优势,腾讯综艺得以实现对用户情绪状态和内容喜好的精准洞察,致力于「创造触手可及的gap time」并据此优化综艺排播策略,最大程度匹配用户需求,让腾讯综艺进入用户的日常,成为不可取代的精神补给。
排版:呱唧
发布于:北京
20242025 养老金融新趋势
来源:金博Daily
重阳敬老,安康悦心
流年不弃桑榆老,春光冉冉映重阳。岁月不负情深,耄耋曾为少年。今天是重阳节,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
值此之际,金融博物馆全体同仁祝福天下老人平安健康。愿时光慢下步伐,亲情常伴久久长。希望我们都能做好年轻的大人,陪伴年长的孩子。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篇章,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养老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聚焦现实需求,旨在加快养老金融发展。其在政策东风加持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养老金融应乘势而上,更好护航银发经济的“夕阳红”。
养老金融,老龄化社会的刚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养老是国事也是家事,更关系着人民群众的晚年福祉。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且现已进入到中度老龄化社会,大众日趋丰富的养老保障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保障供给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随着这种趋势的加剧,养老金融已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老龄化社会的刚需,关乎着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养老金融要健全体系、增进福祉,积极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要求,着力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支持具有养老属性的储蓄、理财、保险等产品发展。通过金融资本的有效投入和管理,能够提升银发经济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推动我国老龄友好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片来源:网络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以及人民群众养老需求的日益多样化,通过优化金融服务,为社会提供高质量养老服务供给,已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保障民生的重要使命。”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
《2024养老金融指数报告》
2024年8月17日,第一财经、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金融实验室、上海财经大学、亚洲养老金融与产业研究院等权威机构正式发布《2024养老金融指数报告》,该报告构建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养老服务整合能力评价体系,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创新设计,其中包括养老金融产品设计、投资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考虑。该报告聚焦“养老金融为民普惠性”,重点关注金融机构在养老产业支持、教育、产品配置的服务创新。强调新时代养老金融指数着重于四个关键领域:管理养老资产、配置养老金融产品、整合养老服务以及提供养老规划咨询。
同时,首次将公募基金公司列为评价对象,为养老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还新增了针对银发经济的信贷支持指标,以独立三级指标形式细化考察了金融机构提供的关于各项政策、理念、产品、投资、防骗的知识普及,并根据市场发展调整了养老金融产品的安全性、多样性、收益性、长期性和用户友好性评价标准。
丰富养老金融供给
在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金融机构通过产品创新,开发出更为灵活、多样化的养老金融产品,以满足这些需求。
通过产品创新来满足需求
针对银发经济的信贷支持
反向抵押贷款允许老年人将其住房资产转化为现金流,解决晚年生活中的资金需求。这种创新金融产品在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已广泛推广,现已在国内部分地区开始试点,为有房产的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现金支持,用于改善生活质量和医疗支出。
保险细分类目来加持定向服务落地
健康管理型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等创新产品正逐渐成为养老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管理型保险不仅提供医疗费用保障,还整合健康管理服务,通过定期体检、健康咨询等措施,预防老年人重大疾病的发生。这样不仅拓宽了养老金融市场的产品线,还有效分散了养老服务提供者的经营风险。
丰富差异化产品投入
银行机构通过完善客群分层分类和精准画像,开发适合特定老年客户的储蓄、理财、消费等金融产品,将商业养老金融产品与养老、健康、长期照护等服务衔接,为养老生活各项经济民事活动、法律咨询等提供延伸金融服务。
图片来源:网络
规范运营及风险管理
通过加强管控来满足需求
加强规范运营与风险管理。养老金融产品的稳定性对于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智慧养老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老年人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挑战。老年人因信息获取能力、沟通渠道、教育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容易成为"数字弱势群体"。《2023年全国老年人权益保护典型案例》中的案例再次强调了加强老年人权益保护的重要性。
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操作风险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金融机构通过采用加密技术和安全通信协议,增加系统安全检查频率,引入区块链技术进行数据管理,防范操作失误和信息泄露,以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另外,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风险预测和操作监控,能显著提升操作风险管理效率和准确性。政府需明确市场参与主体的服务质量、技术能力要求,规定招标投标程序,明确老年人信息搜集与使用的法律边界,形成政府和市场主体合力,加强老年人信息保护。
信用风险管理同样至关重要。养老金融产品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支付能力的下降或对手方违约风险。目前,国内也有相关人寿保险通过提高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资产比例,确保偿付能力,并引入再保险机制,将部分风险转移给再保险公司,分散和降低了自身的信用风险。
提升公众对养老金融的认知与参与度
提升公众对养老金融的认知和参与度是推动养老金融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有效的公众教育能够显著提高养老金融产品的接受度。金融机构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公众教育,提升其对养老金融产品的认知水平和参与意愿。
多年间,金融博物馆始终积极参与到养老金融、金融风险防范等知识普惠的宣传阵列中,通过走访社区、与机构联合办展、举办行业专项论坛、开展养老金融知识讲座、发布科普文章和视频、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活动等方式,普及养老金融知识,提高公众对市场化养老服务的认知度,以及对养老金融产品的兴趣与风险甄别能力。
金融博物馆推出的“防范金融诈骗与打击非法集资——消费者与投资者权益保护”专题巡展,展览联合地方政府共同推动金融启蒙、金融普惠和金融创新发展,提升民众防范金融风险意识,守卫社会金融安全,巩固国家核心竞争力。截至2024年9月,该展览已在天津、北京、宁波、上海、贵州、郑州、广州等15个城市进行展出(含政府需要的重叠展示,共计完成18场巡展),全国巡展累计超过300万人次参观,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也受到金融行业领域的高度关注,吴晓灵、魏迎宁、苏宁、马德伦等业界高层领导对此殷切寄语,博物馆及其展览、讲座等活动多次被金融时报、中国银行保险报、新浪财经等国内媒体报道宣传。
该展览展出期间,产生的良好的社会效应吸引了社区民众自发组团参观,成为广大人民群体获得防范金融风险措施的重要渠道之一。
金融博物馆结合近些年发生的非法集资经典案例,针对老年人群体进行非法集资、养老金融诈骗等违法案例特征,以及最新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深入社区、企业机构、党政机关等详细普知宣讲,同时也邀请大家参观各地金融博物馆内定期举办的专题展览,通过强化金融风险防范的普知力度来使更多人能够认清非法集资犯罪的本质与危害,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金融赋能养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还需加大对公众的教育和参与,提升公众对养老金融的信任,只有在多方协同努力下,才能写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
适老化建设助“老有所依”
国内各大银行机构在进一步提升对老年客户的延伸服务水平上不断创新与探索,加快完善营业网点适老金融服务,强化助老服务,优化老年客户服务体验。近几年,专设无障碍等候区、智能服务区、低柜区、现金区,移动填单台、爱心呼叫器有效提升老年客户的体验。统一配置老花镜、爱心座椅、血压计、放大镜、医疗用品、收纳袋等关怀设施,定制敬老服务网点标志牌等贴心服务逐渐得到广泛普及运用。
图片来源:网络
除了硬件之外,中国银行目前已全面升级了软件配置,推进金融线上应用适老化改造。其官网已实现了“无障碍浏览”工具的便捷切换访问,在手机银行、微信小程序等数字化服务渠道上进行升级,推出适应老年人使用习惯的界面设计和操作流程,可使用适老专属版本,针对老年人提供大字体、大图标、高对比度等轻松访问浏览体验,针对视力障碍人士还提供语音阅读、语音操作等服务。便捷的操作,友好的提示,助力老年客户群体逐步跨越“数字鸿沟。同时,银行机构实现社保、医保、养老金领取、水电费和有线电视代扣代缴等服务一站式办理,是务实解决老龄群体办理各类民生业务的必行之路。
个人养老金的问题聚焦
在亚洲养老金融与产业研究院联合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共同发布的《2024大众养老金融调研报告》中,通过对2166人的调研发现,有超过一半的来自个人养老金试点城市的调研对象尚未参与该试点。这一数据背后,不仅映射出市场普及度及政策的待提升空间,反映了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与个性化趋势。而目前,我国已在几十个城市进行实践,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从而形成完整的养老储备三支柱体系。
该报告显示,近半数调研对象将开立养老金账户作为强制储蓄,能够帮助其为退休生活提供专项资金,持这种观点的人有近7成在40岁以下,他们有更充足的时间为养老进行准备。28.62%的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是为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20.47%的人则是为了获得开户奖励,人情因素仅占7.49%。银行的业务激励和人情在开户因素中占比较小也反映了中青年群体的金融决策更偏理性。在个人养老金产品的选择上,储蓄产品稳居第一,理财、保险紧随其后。具体来看61.42%已投入资金的开户人购买过储蓄产品,分别有33.33%和31.79%的人购买了理财产品和保险产品,18.21%的人选择购买基金产品。这种选择一方面符合我国居民较强的低风险储蓄偏好,另一方面也受到近年资本市场疲软影响,大众无法获得收益满足甚至可能面临本金的损失,所以避险的储蓄和保险成了主要的选择。
值得关注的是,在受访群体中,仍有52.79%的人因对账户的不了解或存疑而选择不开户,这也是个人养老金制度未能广泛推动的重要原因。26.58%的调研对象表示账户资金不能提前支取是不愿意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或没有全额入金的主要原因,在政策完善上未来还需充分考虑到此类的流动性需求,并给予部分灵活性政策引导。目前来看,我国的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产品供应方面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图片来源:网络
如今,在养老金融的领域,仅靠金融产品已经很难满足刚需群体的复合消费需求,附带增值服务则越来越成为养老金融产品产生吸引力、创造价值的重要竞争力。公众对养老金融产品的需求,除了传统的养老保险、养老年金等产品外,更多则开始关注健康咨询、医疗援助、社交活动等与养老等相关服务。83.15%的被调研对象期待得到医疗康复服务(如居家医疗、就医支持、健康管理等),63.71%的人倾向于日常生活支持服务(如助餐、助行、助洁、助浴、紧急救助等),58.26%的人倾向于养老居住服务(如居家适老化改造、养老社区、旅居等)。
未来,金融机构在提供养老服务时,需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群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在养老服务的供给上注重支撑客户全生命周期的养老生活,还应继续探索创新路径和策略,不断完善养老金融产品体系,确保为老年群体提供更全面、灵活和个性化的养老保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