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汉初诸侯王张敖造反事件?
如何评价汉初诸侯王张敖造反事件?,
引言:西汉初年的邯郸城驿馆里,天已经很晚了,皇帝刘邦正在洗脚,一名年轻的侍者伏在地上服侍刘邦,脸上充满了恭敬,一旁还有刚刚吃剩下的残羹冷炙。可刘邦却一脸愠色,嘟囔着骂到:“你这家伙动作就不能麻利点?慢吞吞的像头猪一样,还有你给朕送的饮食,什么玩意啊!”侍者不敢抬头,只是嘴里怯怯的说着:“诺,诺……”一边缓缓退下。门外,数拾人正透过声音恶狠狠地盯着那间屋子,一阵风吹过,当晚的天气更凉了些……
赵王张敖像
按理说,刘邦作为大汉的开国之君,对一个侍者严厉些在封建社会本不算什么,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侍者可不是一般人。他叫张敖,汉初被封为赵王,是开国功臣张耳的儿子,还娶了刘邦和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就是这样一个身份如此尊贵的人却心甘情愿做侍者去伺候老丈人刘邦,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即使这样卑躬屈膝,没几天,赵王张敖就被刘邦定了谋反大罪投入监狱。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赵王张敖谋反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呢?
一.飞来的横祸——一觉醒来谋反了!张敖本人在汉初没立过什么大功,但他的父亲张耳却为刘邦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赵王,可惜张耳因病在公元前202年去世,其子张敖承父王位,又娶了鲁元公主成为刘邦的乘龙快婿,一时风光无限。
由于刘邦北上攻打匈奴归来,路过邯郸,他是皇帝又是张敖的岳父老泰山,为了侍奉刘邦,张敖亲自穿上下人的衣服给刘邦端茶倒水,伺候的非常周到。可刘邦非但不领情,还经常辱骂张敖,张敖虽然没有说什么,可他手下以丞相贯高为首的大臣却无法容忍刘邦对自己的国君如此行径,决定在邯郸的柏人县驿馆刺杀刘邦,说来也巧,刘邦打听地名,认为柏人之名不祥,于是没有按照原定计划在柏人留宿,贯高的刺杀计划宣告破产。
贯高、赵午等拾馀人皆相谓曰:“乃吾等非也。吾王长者,不倍德。且吾等义不辱,今怨高祖辱我王,故欲杀之,何乃污王为乎?令事成归王,事败独身坐耳。”汉八年,上从东垣还,过赵,贯高等乃壁人柏人,要之置厕。上过欲宿,心动,问曰:“县名为何?”曰:“柏人。”“柏人者,迫于人也!”不宿而去。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汉高祖刘邦剧照
这件事很快便传到刘邦耳中,自己的女婿居然想谋反杀死自己,刘邦感觉遭遇了奇耻大辱一般,愤怒充斥了刘邦的大脑。就这样,毫不知情的赵王张敖一觉醒来被这飞来的横祸打入了死牢,还背上了谋反弑君的罪名。
二.上天注定还是早有预谋?——刘邦的手段今天,我们再翻看两千年前的这起事件,很明显张敖是蒙上不白之冤,但刘邦的反应是否太强烈了,在这看似谋反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呢?
1.死里逃生太蹊跷贯高他们密谋在驿站刺杀刘邦,而刚好那一天,刘邦突然问起了所在的地名,并以地名不吉利为理由突然选择离开。当然,逃跑是刘邦的惯用伎俩,可早不问晚不问偏偏在这个时候问,刘邦才得以死里逃生。难道老天真的那么眷顾刘邦吗?还是说刘邦早已知道不过找个借口跑路呢?实在太蹊跷了!
贯高密谋刺杀刘邦
2.行为太过反常贯高他们想杀刘邦是因为刘邦的那张臭嘴,当然刘邦平素喜欢骂人这是人尽皆知的毛病,但刘邦骂人也分场合的,刘邦就从来不骂张良,这说明刘邦虽然嘴巴不干净但是心里还是非常清楚的。
汉七年,高祖从平城过赵,赵王朝夕袒韛蔽,自上食,礼甚卑,有子婿礼。高祖箕踞詈,甚慢易之。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而这次刘邦骂张敖显然有些不合常理,张敖并没有过失,相反还毕恭毕敬的伺候刘邦很多天,俗话说“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可刘邦却还是经常辱骂张敖,这才导致贯高等人看不下去,有了刺杀刘邦的事件。像刘邦这样脑子门清的人,又怎会做出如此反常的行为呢?
3.白登之围受在来邯郸之前,刘邦刚刚遭遇了他人生中最大的一次屈辱——白登之围!在山西大同的白登山上被匈奴冒顿单于的四拾万骑兵围困了七天七夜,最后靠陈平的美人计才换来逃出生天。虽说捡了一条命,可刘邦却窝了一肚子火,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怒,刘邦选择向张敖发火。可这么多人可以发火为什么偏偏选中了张敖呢?还不是他那顶赵王的帽子!
白登之围示意图
如果刘邦是有目的的针对张敖,那么他的这些行为也就说的通了,通过这种看似不经意的举动来达到自己早已筹谋良久的目的——戬除异姓诸侯王!
三.处理结果——刘邦私心已暴露相比于刚刚遇刺后不问缘由的抓了张敖,在此后刘邦反而处理的理智的多,要求找出张敖谋反的证据。可事实是张敖确实没有参与谋反,刘邦却依然剥夺了张敖的赵王之位了事。在这样的处理结果下,刘邦的私心早已暴露!
1.杀不杀张敖无所谓,关键是他不能做赵王让我们回过头来看下刘邦为什么来邯郸,是为了彻底平定韩王信的叛乱归途时路过,而在解决韩王信之前,刘邦已经解决了燕王臧荼,楚王韩信等人,这说明刘邦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消灭异姓诸侯王(与匈奴交战是平定韩王信事件的扩大化)。所以说虽然你张敖是功臣后代,虽然你张敖确实没有谋反,虽然你张敖是我的女婿,可你毕竟不姓刘啊!因此,杀不杀张敖是其次,赵王你是绝对不能再做了!
2.赢个好名声刘邦逮捕了刺杀的主谋贯高后,对贯高进行了严刑逼供。可贯高很有骨气,咬定张敖没有参与谋反,当然刘邦自己心里可能更清楚。于是刘邦派贯高的同乡泄公去探视贯高,贯高依然没有改口。所以刘邦也就顺水推舟的释放了张敖和贯高。
一来事实如此,再追问下去也没什么必要了,二来刘邦素来爱才,他被贯高的精神所感动,三来释放谋杀皇帝的人,也会使世人觉得刘邦宽宏大量,为刘邦赢得好名声,可谓一箭三雕。
吕后这件事给了刘邦很大压力
3.妻子和女儿的压力张敖虽然不姓刘,可他的妻子鲁元公主是吕后最疼爱的女儿(惠帝时吕后想杀齐王刘肥,刘肥贿赂鲁元公主,使她向吕后求情,居然使吕后改变心意,放刘肥一条生路)。吕后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强人,势力强大,即使是刘邦也要让她三分,另一边刘邦也不希望自己的女儿鲁元公主年纪轻轻就做寡妇,而且当年彭城之战刘邦为了逃命几次把鲁元公主踢下马车,内心多少有些愧疚。相比于那些战功显赫的异姓王,张敖这个官二代没什么威胁,再加上妻子女儿的压力,刘邦选择妥协,放了张敖。
汉王败,不利,驰去。见孝惠、鲁元,载之。汉王急,马罢,虏在后,常蹶两儿欲弃之,婴常收,竟载之,徐行面雍树乃驰。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四.天命还是巧合?——该来的谋反还是来了随着多方因素的综合影响,赵王张敖谋反一事最终以削爵释放而告终。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老天也觉得这次刘邦做的过分了些,于是给刘邦和他的大汉王朝带来了真正的谋反。
原来,张敖当初为了讨好刘邦,甚至把自己的嫔妃也拱手送上,好色成性的刘邦欣然接受。不久,美女因张敖谋反而受牵连被捕入狱,却在监狱发现自己怀上了刘邦的孩子,可惜此时刘邦正在气头上没有认这个孩子,美女绝望之下选择生下孩子后自杀,那个孩子便是刘邦的第七个儿子——淮南王刘长!文帝时,刘长发动叛乱绝食而亡,武帝时,刘长之子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先后造反,刘长一支给汉朝带来了近百年的动荡,而这一切的根源,便来自于刘邦冤枉张敖的那次小小的意外插曲!
淮南厉王长者,高祖少子也,其母故赵王张敖美人。高祖八年,从东垣过赵,赵王献之美人。厉王母得幸焉,有身。赵王敖弗敢内宫,为筑外宫而舍之。及贯高等谋反柏人事发觉,并逮治王,尽收捕王母兄弟美人,系之河内……及厉王母已生厉王,恚,即自杀。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淮南王为母亲报仇成为他谋反的一大推力
当然,刘邦自己可能也没想到,自己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会为后世引发如此强烈的反应。美国科学家爱德华.洛伦兹曾说:“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或许就是最典型的蝴蝶效应的案例吧!
结语:为了国家安定,完成自己“非刘姓而不王”的目的,拿下张敖是必须完成的一环,至于用什么方式刘邦并不在意。所谓张敖谋反,不过是刘邦耍的一种手段,为自己后来扶植刘姓诸侯王显得名正言顺,张敖只是刘邦实现自身权力价值下又一个牺牲品罢了!
[db: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