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闻道|文旅“出圈”,枣庄该如何破局? 以枣庄港薛城港区为例 看内河老港提升改造“样本”
枣闻道|文旅“出圈”,枣庄该如何破局? 以枣庄港薛城港区为例 看内河老港提升改造“样本”,
枣闻道|文旅“出圈”,枣庄该如何破局?
当前旅游业正处于新一轮发展机遇期,各地都在持续释放“旅游兴、百业旺”的综合带动效应,满足游客多样化品质化需求,真正让旅游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
枣庄山水秀丽、历史厚重、区位独特、交通便捷,发展文旅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台儿庄古城为代表的自然人文胜境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枣庄旅游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日益攀升。
这种背景下,枣庄该如何抓住文旅产业,破局出圈呢?
9月28日,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大会明确,文化旅游行业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注重统筹发力,推进“政府企业协会”多方联动、“市场项目要素”高效协同,规范完善旅游投诉处理制度和程序,凝聚形成“一盘棋谋文旅、一条心兴产业”的工作合力,为加快现代化强市建设赋能添翼。
——从规划布局上看,要明确目标定位
市级层面要充分挖掘整合优势资源,聚焦“运河古风、北辛探源、世纪中兴、抗战烽火、鲁南乡韵”五大主题板块,突破“抓旅游就是单纯抓景区”的思维定式,秉持“景城一体”理念积极打造四季皆宜、全时可游的产品体系,推动“观光门票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升级,真正将枣庄建设成为具有鲜明辨识度的旅游目的地。
各区(市)必须研究梳理各自旅游业发展定位和思路举措:
滕州市要发挥历史人文和湖光山色优势,以“一塔六馆”博物馆群和考古遗址公园为支撑大力发展文博游,推动红荷湿地、莲青山、微湖渔家等景区提质引流,力争尽快跻身全国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上游。
薛城区、市中区和高新区承载着城市记忆、记录了时代变迁,要依托铁道游击队纪念园、中兴国家矿山公园推出红色研学和工业之旅等特色旅游产品,持续增强体育馆、博物馆、科技馆、规划馆等公共文体场所服务能力,让游客既能领略老城历史韵味、又能感受新城现代气息。
山亭区和峄城区优质农产品及山水生态资源丰富,要聚焦“深休闲、微度假、慢生活”,规划一批以乡村游、康养游为主题的精品路线,持续提升“冠世榴园·榴光峄彩”“山亭大公园·五彩花慢城”休闲游的纳客量。
台儿庄区要坚持“依托古城又赋能古城”,大力实施服务设施适旅化改造,精心打造酒店民宿特色产业集群,深入挖掘“抗战文化”内涵丰富场景体验,创新推出“城内摇橹寻梦、城外温故寻新”互为补充的旅游业态,全力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从龙头引领上看,要促进景区联动
当前景区之间已由竞争关系全面转向竞合关系,这就要求各景区不仅错位发展吸引游客,而且要抱团取胜实现共赢。
以台儿庄古城为例,作为全省15家5A级景区之一,2023年接待游客802万人次、占全市总量的34%,其中市外游客684万人次、占比达到57%。枣庄要大力实施古城焕新行动,按照淘汰一批、升级一批、引进一批、储备一批“四个一批”原则全面提升景区商业运营管理水平,在此基础上推广“沉浸体验+场景搭建”商业模式,巩固拓展旅拍换装、光影夜游项目,争取到2027年年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6亿元,其中二消收入占比超过50%。
——从跨界融合上看,要培育新型业态
旅游是无边界产业,同其他行业合作往往产生“1+1>2”的效果。各级各部门要立足自身特色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找准产业融合的切入点。
大力发展演艺赛事经济。要将演艺赛事经济作为城市引流涨粉的新载体,策划开展更多高品质演唱会、音乐节、竞技赛事等活动,加大“跟着演艺(赛事)游枣庄”推介宣传,努力实现“一人参赛、多人旅游,一次观演、多日停留”的叠加效果。
全面加强非遗保护传承。要持续深入挖掘非遗文化潜在优势,引导景区开发一批沉浸式非遗体验项目,策划组织专项研学活动,真正把非遗“老手艺”转化为文旅产业“新活力”。
纵深推进旅居康养产业。枣庄森林资源富集,境内的抱犊崮和熊耳山是“天然氧吧”、市中区牛郎山被评为首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下步要积极引进省内外康养龙头企业,规划打造一批森林徒步、温泉养生、禅修体验、中医康复等旅游场景,策划推出“少年养智”“中年养生”“晚年养老”全生命周期特色文旅康养产品,让各年龄段人群都对枣庄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从设施配套上看,要提升服务品质。
“吃”要有烟火气。美食是地方独特的文化符号,承载着游客对一座城市的味蕾记忆。枣庄要深入挖掘我市辣子鸡、羊肉汤、菜煎饼、黄花牛肉面、河鲜湖鲜等特色饮食文化,积极培育运河宴、鲁班宴、石榴宴等“枣庄八大宴”品牌,真正让游客因美食而动、寻美味而游。
“住”要有舒适度。围绕推动住宿业提质扩容,引进高端品牌酒店、主题酒店和精品民宿,鼓励企业加快升级应用智能家居,力争到2025 年全市三星以上星级饭店、星级民宿、星级乡村酒店总量达到30家。
“行”要有便利感。加快推进济枣高铁、翼云机场、县乡道路提升等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扩大城市出租车、网约车运力投放规模,畅通城市绿道、骑行道、运河观光道等微循环,沿线配套建设停车场、充电站、旅游厕所、便民驿站等基础设施。
“购”要有好品质。下步要聚焦发展“后备箱经济”,深度开发鲁班锁、阴平毛笔、伏里土陶等文创产品以及美食预制菜、名优土特产,创新推出具有鲁风枣韵的纪念品和伴手礼,组织旅游商品进重点景区、进文博场馆、进商业综合体、进高速公路服务区,让“枣庄好物”成为游客带得走的“吸睛潮品”。
“娱”要有吸引力。围绕满足游客休闲娱乐需求,积极倡导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延时开放,鼓励支持景区打造沉浸式演艺、互动型游戏、社交化餐饮等个性化场景,进一步延伸旅游产业链,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
(大众新闻记者 孟令洋)
以枣庄港薛城港区为例 看内河老港提升改造“样本”
转自:中国水运网
当下的山东枣庄,不断聚焦资源型城市转型,走出了一条备受瞩目的“强工兴产 转型突围”新赛道。过去一年,枣庄市港航投资发展集团(以下简称市港航投资集团)所属薛城港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依托交通强国专项试点工程,实现了港区向新、向绿、向智的“二次新生”。
坚持规划引领 擘画美好蓝图
在枣庄人的记忆中,薛城港记载着一座城市的发展变迁。过去20多年,这里是山东省重要内河港口,京杭大运河水运主通道,是北煤南运、北粮南下的重要下水港。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港口装卸设施不断陈旧、老化,基础建设滞后的问题开始制约港区发展。“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码头环保提升迫在眉睫。
2023年,枣庄市委、市政府以交通强国战略为引领,坚持“高起点、高定位、强引领”,制定出台《枣庄市加快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着力破解通航瓶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绿色航道,打造集装箱公铁水联运线路品牌,全方位助力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
同年6月,枣庄市组建成立市属一级国企——枣庄市港航投资发展集团,以薛城港区成功入选全国首批港口功能优化提升交通强国专项试点项目为契机,统筹推动全市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集约高效、安全便捷、智慧绿色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
激发干事动能 老港向“新”而生
2024年6月28日,枣庄港薛城港区交通强国专项试点工程提前6个月完成施工,成为全国14个交通强国专项试点首个建设完成并交工的项目。交工仪式上,多条集装箱航线启用,“枣庄港航速度”被社会各界见证。
走在枣庄港薛城港区码头,集装箱船只穿梭,一派繁忙景象。在龙门吊智能远控系统的操作下,集装箱高效上船、下船。港区原有的3个1000吨级泊位,已经提升到了2000吨级;静态仓储能力达80万吨的钢结构标准化仓储大棚建成投入使用,实现了无露天堆存、装卸散货;5万平方米的集装箱堆场能够存放3000个集装箱,港口货物智能化监管、自动化运输正在实现。
一年时间,内河老港的改头换面,不断让周边企业受益。以薛城区某玻璃制品企业为例,港区为其提供“一单制”服务。货物先被堆存在港区的前置仓中,根据企业需求随时发往全国各地。相较于之前走陆运到沿海、再转港到目的地的方式,每年可为企业节约40万元的运输成本。
枣庄市港航投资发展集团董事长范广田介绍,作为枣庄市统一的港口建设和投融资平台,集团积极抢抓战略机遇,加快推动“装卸港”向“物流港”“贸易港”“产业港”转型。在交通强国项目实施过程中,他们以进度为主线、质量为红线、安全为底线,通过“5+2,白加黑”、挂图作战、量化考核等方式,激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与使命感,用真抓实干实现了工程的提前交付。
如今,改造后的枣庄港薛城港实现了吞吐量大幅递增,呈现出高增速、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2024年9月底,累计完成吞吐量427.7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7.57%。
逐“绿”智慧前行打造鲁南生态核心港
曾经,如何实现港口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是薛城港升级迭代中面临的一大挑战。
“枣庄港,吹来了绿色和智慧的风。”这是集团总经理赵峰对这座新港的描述。港口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宛如镶嵌在运河河畔的一颗明珠。
目前,港区引进安装安环智能检测系统、电动化港机设备,有效降低了港区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量。仓储大棚内,货区分区明确,散货进场、出场都经过地下封闭的运输管廊,整个过程完全看不到粉尘飞扬。此外,港区也在计划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引进无人集卡系统,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建设。
集团数字化智慧中心也在规划筹建中。未来,集装箱堆场将实施无人化管理,借助远程操控,实现内外集卡作业人机分离,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打开枣庄港规划蓝图,我们还会发现,投资4.77亿元的枣庄港铁路专用线项目正在施工,作为实现内河“公铁水”多式联运的重要节点和支撑,它的建成将提升枣庄港市场竞争力和对产业的吸附力。占地近5000亩的临港产业发展规划也已完成编制,聚焦腹地产业培育,努力打造鲁南枢纽经济的新地标。
一座现代智慧、绿色生态的标杆港区,在时不我待、日新月异的建设速度中从规划蓝图一点点变成现实画卷。我们相信,枣庄港薛城港区的蝶变,将进一步重塑鲁南内河航运的物流格局,也将与一座城共同开启通江达海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