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没彻底白忙:玉米并未被废弃,如今俄罗斯仍在大量出口
赫鲁晓夫没彻底白忙:玉米并未被废弃,如今俄罗斯仍在大量出口,
很多人都戏称,俄乌冲突后,欧洲自己把自己给制裁了。
近日,欧盟主席冯·德莱恩紧急喊话普京,要俄罗斯“立刻放行”数百艘被扣留在黑海的运粮船。
然而,普京两手一摊——目前黑海遍布水雷,对运输船只来说,非常危险。我们这边拦停,也是为了你们好啊。
如果不能及时“就位”,一度自诩为“富裕典范”的欧洲人,很可能就要直面饿肚子的风险了。
“特别军事行动”后不久,欧洲的超市,就这样了。屯粮屯物资,可并非中国大妈们的独家爱好。
展开全文
俄乌两国均为全球排名非常靠前的粮食出口大户。主要供应方向就是欧洲和中东地区。
按照2021年度的数据,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出口国(有些年份是美国最大),而乌克兰则为第五大出口国,两国共同提供了世界19%的大麦供应,14%的小麦和4.5%的玉米,占到全球谷物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对,你们没看错,俄罗斯也是个重要的玉米出口国。赫鲁晓夫当年的“玉米运动”,并不完全是个笑话。
直到赫鲁晓夫上任,把自己在乌克兰推广玉米种植的经验,套用在了俄罗斯身上。
他之前担任乌克兰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的时候,曾经把农业生产搞得拾分红火,尤其是结合乌克兰农民的耕种经验,创新出了“方形穴播法”,在乌克兰其他作物收成惨淡之时,玉米取得了大丰收,为其仕途增色不少,被称为“政治局里的农学家”。
丰收的玉米帮赫鲁晓夫攒足了政绩,成功调任到了莫斯科党中央。
赫鲁晓夫接手的苏联,农业正陷入困顿之中。
为了让苏联人民赶紧吃上“饱饭”,赫鲁晓夫又一次把宝压在了玉米身上。
在他眼中,玉米是个巨大的“宝藏”——能一条龙地解决人类的粮食、副食和动物饲料。
有了玉米简直就等于有了粮食,以及肉——蛋——奶。
要想“多快好省”的让苏联各族人民都吃上“饱饭”,就指望玉米了。
于是,1953年9月的中央全会上,,赫鲁晓夫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正式提出了大面积播种玉米的议案。
自此,种玉米上升为了苏联的“国策”。
矿工出身的赫鲁晓夫,是一个非常接地气的人。
跟人交谈或者开会的时候,他甚至会直接从兜里掏出一根玉米,然后用兴奋和痴迷的神态大谈特谈。
从1954年开始,赫鲁晓夫不断号召苏联的广大知识青年去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开荒”,来实现“玉米强国”的伟大理想。
第一年,就有10万城市青年为了“玉米强国”,自愿奔赴西伯利亚和远东垦荒。
苏联还专门拍摄了电影《玉米魔法师》,被各大影院排循环播出;一些晚会的舞台上,也争相出现了玉米造型的cosplay舞蹈……
1959年,玉米在苏联取得了罕见的大丰收。
同年,应艾森豪威尔总统的邀请,赫鲁晓夫访问了美国。
北美洲辽阔的大平原上一望无际的丰收景象,深深震撼了他悸动已久的心。
人民如果不能轻松吃到肉蛋奶这种显著提升生活质量的东西,又怎么能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呢?
在他看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得靠玉米,玉米简直就是改变现状的“灵丹妙药”。
带着4500吨美国玉米种子回国后,赫鲁晓夫对这个“神奇的作物”更加痴狂。
在那段岁月中,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也成了衡量地方官员“政绩”的主要参考。
苏联的很多领土,除了沙漠就是寒带地区,玉米再怎么不娇气,这样的环境也很难活得下来。
更何况,苏联本身又缺乏种植玉米必备的化肥。
然而,为了紧跟中央号召和体现地方政绩,1960年代初的时候,连北极圈内的楚科奇半岛(下图红色的位置),都被“开发出”了玉米地。
但地方为了巴结上司、体现政绩,不管基层实际情况,经常谎报产量,甚至出现过偷偷进口外国玉米补充产量的欺骗手段。
与此同时,为了完成上级的硬性指标,很多原本的小麦、甜菜基地,也被强行种上了玉米,挤占了大量其他农业资源,搞得早已解决了的基本口粮问题,又开始紧张起来。
然而,这股子虚报瞒报的浮夸风,大部分时候,赫鲁晓夫都被蒙在鼓里。
以至于苦不堪言的苏联老百姓私下给赫鲁晓夫起了个外号“古古鲁沙”,也就是“玉米棒子”的意思。
1964年,苏联的“玉米热”,随着赫鲁晓夫的“被退休”,惨淡收场,成了一个世纪笑柄。
但以现在的眼光看,让赫鲁晓夫在死后还能狼狈不堪的“玉米运动”,其实并不算是个彻彻底底的失败。
如今的南俄平原和高加索山区(比如,车臣人就酷爱吃玉米饼)以及远东边疆区的黑土地上,仍旧飘扬着玉米穗,持续出口东亚和欧洲地区,为俄罗斯换取大量外汇。
比如,很多地方干部为了追求政绩,没有为农民做好适当的技术准备和知识培训,就强行要求他们种植玉米。结果,农民们压根就不懂得如何正确的种植和收割,导致损失惨重。
几轮种植下去了以后,他们才逐渐摸索出来了经验方法,并把赫鲁晓夫时代的玉米地延续至今。
其实,粮食出口不一定代表其内部粮食富足有余,粮食进口也不意味着其能力有限产。像印度,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地,却也同时拥有着庞大的饥饿群体;而咱们中国,则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
苏联进口粮食而俄罗斯大规模出口粮食,主要和其特殊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模式有关。更何况,农业科技和机械化水平也在不断进步。具体的,这里就不多赘述了,否则还得再写至少两千字。
老实说,苏联地域辽阔,气候差异相当大。苏联农村,是个外延很大的概念,而赫鲁晓夫熟悉的“农村”却是一个外延很小的概念。
比如,在1950年-1952年期间,赫鲁晓夫被调入中央后,就亲自在莫斯科的自家花园中种了玉米,还和附近的奥格辽沃村集体农庄进行了两次小规模的美国“斯特尔”杂交水稻的试验,效果都非常理想。
特别是奥格辽沃村集体农庄,原本是一个连续垫底“拖后腿”的单位,种了玉米后,次年就拿了好几个先进,成为受到中央高度评价的励志典范。
所以,农村人出身的赫鲁晓夫如果熟悉农业生产的话,也只熟悉他生活过的那个位于南俄平原的“农村”和自己曾经任职的乌克兰“农村”。
就是说,赫鲁晓夫可能知道苏联的土地适合种什么,却并不清楚“不适合”种什么。
调查的样本太少太窄,再加上官僚主义浮夸风,这就导致了,他当年的迷之自信。
1971年9月6日,已经“被退休”多年的赫鲁晓夫心脏病复发,在去的路上,汽车驶过一片玉米地时,他还不停的念叨着:“种得稀一点,收的可以收获多一点。”
五天后,赫鲁晓夫黯然辞世。
但“玉米帝”的一些笑料,却被代代相传,嘲讽至今。
其实,玉米变成了赫鲁晓夫的一个梗,也离不开苏联体制下的一大特点,那就是——放大领导人的力量。
所以,当带头大boss特别靠谱的时候,苏联一日千里丝毫不是问题,领导人也被塑造成了英明的伟大领袖;
反之,当大boss出问题的时候,错误也会被随之放大,则不免遭遇后到人无尽的耻笑。
[db:内容]?